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研发新型智能太阳能冷藏车

2024年6月28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电机及电子学系

由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郑家伟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一辆新型冷藏车,既支持太阳能供电冷藏系统,又具备车联电能储存及交换技术。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郑家伟教授(后排左五)、研究团队成员及业界合作伙伴合照。

理大研发的智能太阳能冷藏车提供灵活的能量存储功能,车顶装有可扩展的太阳能板,令输出的电能更高。

从太阳能板收集的电能可储存到车上的储能装置,为车上冷藏系统提供附加动力来源。车上亦配备锂离子电池,可连接一般电动车充电设施充电。

这款智能太阳能冷藏车可连接其他同款车辆,进行充电和能量交换。


运输界别佔香港温室气体排放量19%,发展绿色运输有助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推动各类绿色科技研究,助力香港于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鄭家伟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去年6月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资助,进行名为「智能冷藏车发展计划―电力、太阳能和智能物流和存储方法」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冷藏车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全面转型,并加强太阳能的更广泛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理大团队成功研发出一辆新型冷藏车,既支援太阳能供电冷藏系统,又具备车联电能储存及交换技术。项目得到政府、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支持,包括新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澳洲Advanced Sunlight Pty Ltd.及机电工程署。

目前,全港约有五千辆冷藏车,未来几年更预计会激增至一万辆,这些车辆均为燃油车,开动或怠速时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然而,传统冷藏车技术相对落后,其冷藏系统靠车上内燃机引擎提供动力,即使车辆停下时,引擎也不能关上,以维持系统运作。此外,冷藏系统一般亦只能维持在摄氏零下20多度左右,可供冷藏食物的种类限制较多。若以每辆车每小时需要消耗一至三公升柴油,便产生2.7至8.1公斤二氧化碳,每年排放量就高达约16吨,需要种植760棵树木才能抵消有关碳排放。

理大研发的智能太阳能冷藏车提供灵活的能量存储功能,车顶装有可扩展的太阳能板,令输出的电能更高,电能亦会储存到车上的储能装置,为车上冷藏系统提供附加的动力来源。此外,车上亦配备锂离子电池,可连接一般电动车充电设施充电,当太阳能储能装置及电池储满能量后,可为车辆提供动力达四小时,而用家亦可按需求扩充电池数量和容量,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车上冷藏系统更可提供低至摄氏零下45度的储存环境,而且在电力发动机关闭后,仍能如常运作,令车辆搖身一变成为流动冷藏库,有助舒缓本港冷藏仓库供不应求的问题。

此外,冷藏车亦可连接其他同款车辆,进行充电和能量交换。通过车上的智能能量优化系统,用家可追踪和控制太阳能板的最大功率点,以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优化冷藏系统的制冷性能,并延长车載电池的使用寿命。

鄭家伟教授表示:「特区政府近年推出多项政策,以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包括订下于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的目标。然而,在货运车辆领域,新能源汽车普及化进度仍相对滞后,期望这个研究项目能产生带动作用,推动运输业界更乐意采纳绿色运输科技,为减排和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理大智能太阳能冷藏车项目已进入商用化阶段,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相关的车辆面世。

 

***完***

详情查询

冯秀芳女士

公共事务经理

详情查询

萧郁鹏先生

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