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与合肥市政府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 推动两地科研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透过专业学术研究和高端技术,推动各科研项目成功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肥市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之一 ,新成立的研究院将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人才培育等多样化项目。 研究院聚焦深空探索、低空经济和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致力培养和促进各项科研发展。一直以来,理大参与了多个国家太空项目,亦是香港唯一实际参与太空任务的高等院校,为国家的太空任务研发和制造了各类太空仪器,并得到实际应用。    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于11月 21 日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标志着香港与合肥在科技创新与卓越追求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彰显了双方对创新与卓越的共同承诺,研究院将成为连接学术界、产业界与社会各界的高能级平台。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理大代表前往合肥参加签署仪式。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和合肥市庐阳区委副书记杨丙红先生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建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 凭借理大和合肥的杰出学术和科研人才及技术,研究院将致力推动创新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专长,并与全球伙伴建立紧密合作,共同为国家、香港乃至全球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院将融会合肥市丰富的资源与优势,专注提升理大的创新研究,推动科研转化,并实现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研究院成功设立,彰显双方的战略远见,开创美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11月22日

研究合作

WhatsApp Image 20241121 at 1553583d98702b

媒体专访:理大学者获授衔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推动可持续绿色未来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黄咏恩教授荣获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嘉许,冠予「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名衔,获近港币 800 万元资助,其研究项目为「施加政策以外:循环经济的治理,使其制度化及成效影响」。 在媒体专访中,黄教授指出全球市场上全年仅有 7.2% 的资源得到回收和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有赖整个价值链的合作与配合。政府需制定循环经济的行动计划和政策,促进商界企业建立治理规范。 在供应链源头减废方面,黄教授强调通过绿色采购和环保设计延长产品寿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鼓励消费者采用可持续材料。 透过研资局的资助,黄教授目标是将研究理论转化为可应用的解决方案,将研究成果实际推行,为香港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有效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并培养新一代研究人才。

2024年11月21日

研究及创新

image-2000x1050 (75)

理大、中国信通院及生产力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推动创新算力科技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通院)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于上海「2024年国际算力标准与应用研讨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三方将携手合作,在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与讯息安全等领域进行联合研究和国际化前瞻布局,务求建设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及新一代讯息技术的产业生态链。 此次合作重点包括成立联合实验室,提供涵盖国内外标准的检测认证服务,并聚焦「三大一新」(新型工业化、大通讯、大数据化、大安全)战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举将有效提升大湾区创科企业的竞争力,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研讨会中,理大电子计算学系李文捷教授、中国信通院王志勤副院长和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先生分别代表三方出席战略合作备忘录启用仪式。 理大将充分发挥其在硬件、软件及标准制定方面的研发实力,有助深化研究成果产业化,加快探索「一检多证」和联合测试认证的可行性,并孵化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应用流通能力的试点项目,为香港新质生产力赋能,为国家讯息技术发展增速。 三方合作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紧密联系,共同探索算力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路径,就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边缘算力、超算算力等多元算力的基础设施、IT设备及平台应用等内容,进行测试认证、标准研究、产业应用等多维度、全方位合作,有望实现两地科技创新联动,促进国家工业讯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全面促进建设新质生产力。

2024年11月20日

研究合作

for website

理大学者凭先进感应人工智能研究 荣获「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

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在不同领域启发新洞见,从而推动创新并改变我们对复杂系统的理解。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凭藉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 理大理学院副院长(科研)丶应用物理学系教授柴扬教授对研发人工智能感应技术的贡献备受认可。他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在开发仿生感算融合计算范式方面,使人工视觉传感器能够直接在传感器内处理信息。 该奖项表彰柴教授的创新科研,减少频繁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计算单元的需求,提高计算效率,并丰富传感器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功能。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荣幸获得这个殊荣,这肯定了我们的优秀学者在人工智能感应科技的卓越成就。理大的前瞻性创新研究令人鼓舞,并为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我们期盼这些创新成果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每年评审一次,主要面向香港科技创新重要领域,设立五个奖项,获奖者可获港币200万元。自该奖项举办以来,理大连续三年丶合共有六名科学家获嘉许,涵盖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丶「金融科技」丶「生命健康」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 柴教授在感应人工智能系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克服了耗能丶延迟和数据压缩方面的关键挑战,增强了决策能力和情境感知,同时改善了安全性和私隐度,释放了感应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潜力。为实现复杂视觉信息的高效处理,他在神经形态器件方面,研发了新型的器件硬件架构和优化技术,使先进的感应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移动设备丶物联网传感器及边缘计算中应用,为智慧城市丶自动驾驶车辆及工业自动化等发展引领革新。 受到自然生物感知系统的启发,他的研究团队致力於探索如何通过新型硬件设计将感知与处理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模仿生物视觉系统,该团队开发了能够提高图像识别准确性丶适应极暗/极亮光照以及不同波长,并能够灵活感知动态运动的视觉传感器。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是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丶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公益性奖项,旨在奖励在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和科硏团队,认可他们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

2024年11月15日

奖项及成就

Photo 1 (2)

理大与清华大学携手成立「STEAM联合实验室」融合艺术与科技引领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艺科)宣布成立「STEAM联合实验室」,双方将融合各自的科技研发和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推动跨学科研究丶技术革新和人才培育。此为理大首个与清华大学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标志着两校迈向新的里程碑。 此STEAM联合实验室将涵盖科学丶技术丶数学和工程等传统学科的STEM平台内,增加结合艺术和设计学科(Art & Design)的创新研究。它还将透过举办研讨会和各种推广活动,积极推动STEAM专业教育和技术发展,强调整合艺术设计与STEM的融合,促进创新丶经济成长和社会福祉。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理大代表前往清华大学参加签署仪式。合作备忘录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丶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代表双方签署。 此项合作将充分发挥两校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集中关注艺术与设计范畴及其社会应用的影响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将共同努力,STEAM联合实验室致力培养创新技术的文化氛围。 STEAM联合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为理大设计学院教授及理大未来(关怀)移动研究中心主任王佳教授和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研究重点涵盖人工智能与设计丶智能交互系统丶可持续设计与科技丶创新教育方法丶数据驱动设计和人机共生设计。 理大未来(关怀)移动研究中心以设计为主导的创新平台,一直致力於开拓突破性的研究,积极融合跨学科丶前沿科技丶STEAM理念及创新设计方法,以满足人类生活丶关怀和福祉,并在智能设计及互动体验等领域取得显着成果。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当代着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共同倡议下,於2001年5月成立。已故李政道先生为中心名誉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致力於搭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平台丶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同时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试验性探索。 联合实验室亦得到理大设计学院院长李健杓教授及理大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高级顾问容锦泉教授的支持。是次合作旨在推动 STEAM研究丶教育和产品开发,共建更可持续的未来。STEAM联合实验室将发展研究项目,引领学术界丶研究界和工业界之间的紧密协作,同时加强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双方整体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024年11月15日

研究合作

1

理大与中国商飞签署大飞机研究院共建协定

2024年11月12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太博览会上,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签署大飞机研究院共建协定。 中国商飞-香港理工大飞机研究院以推动大飞机事业发展为建设目标,依托理大学科优势及香港科技创新资源,聚焦国产商用飞机技术攻关和未来新技术探索等重点任务,聚集区域产研力量开展协同创新,为大飞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15日

研究合作

Photo 1

理大成立八间赛马会创科实验室 汇聚杰出科研人才 助力国际创科中心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港币逾7,400万元,成立八间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所有赛马会创科实验室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杰出创科学人计划」的理大学者分别领导,推动大学在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丶健康建造环境丶眼科创新光疗丶量子技术丶二维量子物理丶对地观测丶数码提升肿瘤照护,以及基因组医疗等创新研究领域。 理大昨日举行赛马会创科实验室开幕典礼,以答谢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主礼嘉宾包括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丶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以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人才及业界发展)曾芷诗女士,联同八位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总监主持揭幕仪式。 黄永德教授致辞时表示:「我们衷心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慷慨捐助,支持理大成立先进的赛马会创科实验室。今年理大正名大学三十周年,这些顶尖的科研设施不仅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非凡,还标志着我们在多个前沿领域引领创新,努力不懈地追求卓越的学术和科研成就,助力香港巩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曾芷诗女士致辞时表示:「马会慈善信托基金透过捐助成立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旨在营造一个有助於创科人才发展的环境,并加强他们的应用研究和知识转移能力,以贯彻马会致力建设更美好社会的宗旨。」 八位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总监於典礼上介绍各实验室的成立目标丶研究方向丶主要科研项目,以及相关创新研究成果将为香港以至全球带来的正面影响。实验室简介如下: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总监 研究重点 赛马会「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创科实验室 周立培教授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 研究3D视觉丶通用世界模型丶空间智能丶可信赖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等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的感知创新,促进智能制造丶交通丶教育丶娱乐和社区健康领域的发展。 赛马会「健康建造环境」创科实验室 陈清焰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丶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建筑热科学讲座教授 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评估和设计健康和节能的环境,包括香港建筑丶交通和城市内密闭空间的空气传播疾病和热舒适度控制措施,为全球可持续城市发展树立先例。 赛马会「眼科创新光疗」创科实验室 何明光教授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实验眼科讲座教授丶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丶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革新眼疾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光强度丶治疗时间和照明系统来改善非入侵性「重复低强度红光疗法」控制近视的成效,并开拓各种创新技术,应用於其他眼疾治疗的潜力。 赛马会「量子技术」创科实验室 刘爱群教授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量子工程与科学讲座教授丶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 量子计算机让科学家能模拟和研究传统电脑难以处理的复杂系统,实验室的研究聚焦量子计算机丶量子通讯网络丶量子算法和软件丶量子机器学习等,并成功研发出「香港-o1号」量子微处理器,是香港首台向外展示丶采用量子芯片技术的量子计算机,为量子技术及潜在应用带来新突破。 赛马会「二维量子物理」创科实验室 罗健平教授 理大应用物理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讲座教授 致力於创新二维量子材料的研发,以降低自旋电子设备的能耗,并应用於开发运算速度和效能更高的计算机和存储装置,加快资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赛马会「对地观测」创科实验室 翁齐浩教授 理大土地及空间研究院副院长丶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信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 融合太空丶空中和地面传感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进行图像处理,建立城市传感网络,开发创新的地球观测方法和地理资讯解决方案,彻底改变城市监测和环境管理方法。 赛马会「数码提升肿瘤照护」创科实验室 Janelle YORKE教授 理大护理学院主任丶刘陈小宝健康延年教授丶护理学讲座教授 建立肿瘤科虚拟医院「大数据」数码平台,实时监测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和放射治疗後的毒性症状,以支援临床决策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和存活率,提升医疗效率。 赛马会「基因组医疗」创科实验室 章伟雄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丶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及电子计算学系生物信息学与整合基因组学讲座教授 开发创新的人工智能和基因组技术,包括创建研究复杂疾病的基础模型,以识别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方法,改进癌症及精神疾病的个性化诊断与治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於2021年推出「赛马会创科实验室」计划,旨在资助香港特区政府「杰出创科学人计划」的获奖学者在港成立实验室,培育创科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贡献社会。 赛马会「量子技术」创科实验室展示最新研发的香港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名为「香港-o1号」,这是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对量子计算机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 此外,创科实验室还致力於量子通讯晶片丶量子感测器等方面的研究。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人才及业界发展)曾芷诗女士(前排右五)丶理大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前排左五)参观实验室。 赛马会「基因组医疗」创科实验室总监章伟雄教授介绍结合人工智能计算丶基因组学与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以研究抑郁症机制和开发治疗方案的项目。 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人才及业界发展)曾芷诗女士(右)参观赛马会「基因组医疗」创科实验室。

2024年11月13日

活动

image-2000x1050 (72)

Fostering innovation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culture and advanced research facilities

Originally from Nigeria, Dr Increase Onwachukwu, Lecturer of the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at PolyU, brings a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passion for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health economics. His work focus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global trade polici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public health outcomes, aiming to develop informed policies that promote both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ently, he is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trade on worsening health outcom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xamining the drivers of the gender gap in healthcare utilisation. Dr Onwachukwu was attracted to PolyU due to its alignment with his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goals. He values the university's commitment to academic excellence, as well as its collaborative and inclusive environment. Since joining PolyU, Dr Onwachukwu has found inspiration in the collaborative culture and access to state-of-the-art research facilities, enriching his research perspectives. He believes that diversity within academia encompasses various dimensions, including race,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is essential for fostering innovation and impactful research.

2024年11月12日

研究及创新

20241101 - Web3-02

理大引领区块链研究 解挑战推动Web3发展

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透明公开、安全可靠的特点,贯穿现代日常生活,对社会各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区块链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卓越成就,提高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推动Web3发展。 在理大电子计算学系研究与发展副主任区文浩教授和理大电子计算学系教授及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夏朴教授的带领下,理大的研究团队致力推动区块链和Web3的前沿发展,益彰社会和经济效益。 区教授表示:「回顾过去15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仅于加密货币的范畴,发展到现今全球广泛应用,我对未来15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罗教授表示:「除了研究工作外,理大还开设区块链科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发掘区块链专业人才,培育未来创新领袖,推动新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 随着区块链发展从限于加密货币的范畴,到涵盖各个行业,并支持 Web3 的关键领域,对安全性、隐私性、互操作性和效率的要求日益加强。区块链系统最初旨在保障去中心化货币交易的安全,现在面对处理更复杂和敏感的应用,成为区块链的新挑战。 尽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广受好评,但漏洞仍然存在,如在智能合约中,这反映了加强安全措施满足当前所需的重要性。 零知识证明技术突破 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运用创新的零知识证明(ZKP)技术来保护交易私隐,确保交易数据完整性。 零知识证明作为关键的「私隐提升技术」(PET),能够在确保交易机密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不泄露任何交易细节,对于保密性要求极高的行业至关重要。虽然零知识证明已开发了一段日子,研究团队与时并进,积极应对现实挑战,致力推进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实际应用。 该研究旨在加速零知识证明的生成和验证过程,在保护隐私的同时缩短交易时间。其数字签名的验证速度比现有方法快数倍,确保私密交易而不影响速度,进一步推动零知识证明技术在区块链领域的广泛应用。 加强系统安全 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和供应链管理。在金融领域,央行数码货币 (CBDCs) 开始采用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逾100 个国家正利用区块链或相关技术,积极自行开发央行数码货币。在环境、社会及管治 (ESG) 报告方面,世界银行也探索使用区块链平台,以支持减排项目报告和碳补偿交易。 保障 Web3 和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罗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采用创新方法和工具,来识别区块链生态系统核心组件的漏洞,协助开发者解决安全问题,并防御各种攻击。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区块链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和智慧合约中存在许多的未知安全漏洞,当中许多漏洞连开发者都仍未知道。有见及此,团队开发崭新技术来加速识别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已知漏洞,把其识别结果报告给开发者,助其解决问题,并取得业界广泛认可。 研究团队透过主动防御方法,开发创新方法,针对分析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尤其在智能合约和应用程序中的攻击和恶意程序,追踪攻击者并保护受害者,为整个行业的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4年11月11日

研究及创新

20241101 - ISTETS-02

理大学生团队智慧交通计划勇夺ISETS-ESCAP能源转型青年之声大赛分区一等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的三名博士生,联同一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合作,凭借数位孪生技术用于交通电气化的创新研究,勇夺2024年ISETS-ESCAP能源转型青年之声大赛东北亚赛区一等奖。这四名学生组成名为「电能赢」的团队,他们亦是理大国际城市能源研究中心的学生。 团队在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能源与建筑讲座教授严晋跃教授和理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杜莹博士的指导下,开发了一个名为「数码孪生助力交通电气化蓝图」的创新方案。获胜的学生成员分别为张俊翔、朱世博、陈达寅和陈昊蓝(上海交通大学)。该计划旨在利用尖端的数码孪生技术,推动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更环保、更智慧的交通系统。 该项竞赛由国际能源转型学会(ISETS)及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举办,汇聚世界各地的青年领袖,吸引来自37个国家、77个团队、共300 份参赛作品,提供一个展示和完善创新理念的平台。理大团队凭着突破性研究和领导力,成功脱颖而出,展示了理大致力于培养年轻学生研究人员以及推动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实践。 该奖项不仅表彰了学生的努力,更体现了理大对可持续能源创新研究领域的实力。理大代表团队将于11月前往成都参加全球总决赛,并随后前往曼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总部,参加青年对话。

2024年11月6日

奖项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