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与福州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携手促进闽港教育与科研合作

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教授一行于9月19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双方就加强两校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的交流。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向福州大学代表团的到访致以热烈欢迎。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介绍了理大在科研创新与教育合作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吴明红校长简介了福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强调了合作的深远意义。双方就学生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具体的讨论。   在滕锦光校长与吴明红校长的见证下,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与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教授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代表团在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余长源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护理学院智慧健康研究中心、理大华为网络光互联与先进计算系统联合实验室以及生物光子学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尖端技术和创新成果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双方在具体科研项目上的合作提供了灵感与契机。   此次访问不仅加深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为未来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学生交流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铺设了稳固的基石。理大与福州大学的携手,标志着闽港教育与科研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双方将共同为促进两地乃至全球的学术进步与创新贡献力量。

2024年9月19日

研究合作

Top_Photo_1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成员访问理大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成员于9月12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大学管理层成员、教研人员及学生会面,深入了解理大的最新发展。 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先生连同24名教资会委员及秘书处人员到访,获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副校长(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及暂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凌嘉勤先生热烈欢迎。 教资会成员先后到访多个理大实验室及教研设施,包括设于工业中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太空资源实验室。期间,理大教研人员向与会代表展示多个优秀教研设施、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包括: 时装及纺织学院吴文政及王月娥纺织科技教授、纺织科技讲座教授及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院长陶肖明教授介绍其团队开发,用于运动恢复的可穿戴冷热交替系统及安全环保高效抗菌材料。 眼科视光学院主任及教授、眼视觉研究中心副总监兼香港和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威尔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纪家树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介绍及示范得奖科研项目——全球首个便携式高清角膜地形图仪 K-Shape。 工业中心总监卫汉华博士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教研设施,并展示理大学者研发的剑击机械人和机械外骨骼。 严、麦、郭、钟智能结构教授、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智能结构与轨道交通讲座教授兼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教授介绍研究中心的两个科研项目,包括磁悬浮列车气动噪声抑控系统及地铁路轨减振降噪系统。 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教授于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太空资源实验室介绍曾于国家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和人类史上首个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嫦娥六号中使用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以及月壤存储及分析仪。 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介绍其团队如何利用尖端测量及遥感技术,协助分析选取过往月球、火星探测任务的着陆区。 吴教授介绍正在进行的月壤中找水研究项目,旨在分析月壤样品中的水含量及来源,为研究月壤的形成及太阳风注入产生的水资源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教资会成员与来自不同学院和学系逾40位教研人员及近50名本科、硕士及博士生面对面交流互动,藉此了解理大卓越的教研成就及丰富多采的学习环境,并亲身接触朝气勃勃的学生社群。   陶肖明教授介绍用于运动恢复的可穿戴冷热交替系统及安全环保高效抗菌材料研究项目。 纪家树教授介绍得奖科研项目,全球首个便携式高清角膜地形图仪「K-Shape」。 卫汉华博士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教研设施,并展示理大学者研发的剑击机械人和机械外骨骼。。 倪一清教授介绍其研究中心两个科研项目,包括磁悬浮列车气动噪声抑控系统及地铁路轨减振降噪系统。 容启亮教授介绍曾于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中使用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和月壤存储及分析仪。 吴波教授介绍如何利用尖端测量及遥感技术,协助分析选取过往月球、火星探测任务的着陆区,以及正在进行的「月壤中找水」研究项目。  

2024年9月17日

其他

20240916----Falling-Walls

理大科学家研发高效感应人工智能系统 膺选2024年「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十大科学家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学院副院长(科研)、应用物理学系教授柴扬教授,在享誉国际的「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之「工程及科技类」荣膺十大科学家。此项殊荣表扬了柴教授在感应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为创造更节约能源、高效低延迟和记忆体最佳化的系统开闢了新途径,从而促进各种应用,包括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及边缘计算等。 柴教授凭藉在高效感应人工智慧系统领域突破科研壁垒,卓越贡献备受认可,获选为2024年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工程与技术类别的十大科学家。他研发了新颖的器件硬件架构和优化技术,将先进的感应人工智能系统部署到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及边缘计算中,为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车辆及工业自动化等发展及应用引领变革。 柴教授的创新科研克服了感应人工智能系统在耗能、延迟和存储器方面的关键障碍,释放了有关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嵌入式传感器计算策略激发了决策过程和情境感知的进步、加强了私隐与安全性、并为智能自动化带来革新。

2024年9月16日

奖项及成就

Photo 1

理大举行励学教授席暨励学青年学者席就职典礼 与社会各界紧密协作推动创新研究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昨日于校园赛马会綜藝馆举行「第五届励学教授席就职典礼暨第二届励学青年学者席就职典礼」,向多位优秀学者颁授励学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藉此表扬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并向各位善长表达由衷謝忱。当天共颁授五个新设立的励学教授席、四个继任励学教授席、五个新设立的励学青年学者席,以及一个继任励学青年学者席。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理大秉持「伙伴协作‧成就更多」的信念,成立「励学教授冠名计划」及「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标誌着理大与善长朝着共同目标的紧密伙伴关係,致力拓展知识和开创研究领域,造福社会。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衷心感謝善长对理大的鼎力支持,并祝贺一众教授及青年学者。他乐见计划蓬勃发展,研究项目扩展至多个新兴领域以应对社会需求,并深信在善长、学者及社会大众的持续支持下,大学将推动更多尖端研究,贡献香港、国家及世界。 理大于2012年设立「励学教授冠名计划」,旨在吸引顶尖学者及促进大学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卓越科研;并于2021年推出「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进一步支援和培育潜質优厚的青年学者。透过计划,履任教授和青年学者可获额外资源,开展对社会具影响力的创新研究。 理大至今已经成立了共 39 个励学教授席、2个冠名教授席及10个励学青年学者席。是次典礼颁授的励学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名单如下: 励学教授席 履任学者 冼为坚基金人文与科技教授席 李平 利民时装綜合策略及领导教授席 赵艾琳 郭氏集团数学科学教授席 杨彤 郭氏集团仿生工程教授席 王钻开 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席 李刚   继任励学教授席 履任学者 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席 何明光 刘陈小宝健康延年教授席 Janelle YORKE 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复科学教授席 彭耀宗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及可持续发展能源教授席 王立秋   励学青年学者席 履任学者 郭氏集团老龄化及神经影像学青年学者席 许钧量 利民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青年学者席 赵昕 郭氏集团儿童及少年健康青年学者席 何家欣 利民顏色与影像科学青年学者席 魏敏晨 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 鄭湃   继任励学青年学者席 履任学者 賦勵慈善基金社會服務青年學者席 关以杰 有关「励学教授冠名计划」及「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的詳情,请浏览计划网頁。  

2024年9月16日

活动

jiangsu_1

理大携月壤采样器等科研成果亮相第三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代表团于9月11日赴江苏南京参加「第三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此大会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是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对接盛会,吸引了158所境内外高校参加。 理大作为唯一的香港高校代表,设置独立展区,展示了多项科研成果,包括安装于「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准确检测肝纤维化和脂肪变性的「Liverscan便携式无创系统」、以及「纳米多环离焦」近视防控镜片等,彰显了理大的科研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理大团队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入选了重点科技成果展区,协理副校长董澄教授向江苏省省委书记信长星作重点介绍,该装置助力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完成了首次月球背面表土采样的创举。 此外,理大协办了9月12日举行的「港澳台地区专场发布交流会」,并访问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阴高新区及常熟高新区,发布10余个涉及智慧装备、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科研项目,与各园区和企业深入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机遇。  

2024年9月15日

活动

Photo 1

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启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大与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启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教授、校长滕锦光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先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先生,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应许先生、副市长王振勇先生,理大专家代表、温州市各级有关领导及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仪式。 书记张振丰先生在致辞中感谢港理大对温州发展的关心支持。他指出,温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加快推动「创业之都」向「创新之城」持续跃升。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其中关键是靠创新驱动引领,特别是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希望温州与港理大以研究院启用为新起点,携手勇攀平台「塔尖」、共筑科创「利器」、打造改革「高地」,以更多标志性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打响「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品牌。 林大辉博士在致辞时表示,温州营商环境优越、创新活力澎湃,期待双方抢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机遇,以共建研究院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贡献。研究院要深入对接温州地方需求和产业体系,打造联通人才、技术、产业的平台,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提供有力支撑。 滕锦光教授说,港理大始终秉持「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校训精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做有用的科研」。希望研究院秉持「四千精神」和「塞拉利昂精神」,扎根温州、融入温州、服务温州,导入更多海内外顶尖资源,加快推动优质项目落地转化,与温州实现高水平共赢发展。 研究院院长张志辉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概况及最新进展,他强调新启用的研究院,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柔性电子、智能超精密制造技术等重点领域,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技术创新平台。 研究院院长张志辉教授介绍研究院的概况及最新进展 仪式现场,赵汝恒教授代表理大与正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致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研究院院长兼超精密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志辉教授、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余涛教授、柔性电子研究中心主任郑子剑教授与15家在温州企业及单位签订框架协议,加强资源共享、深化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仪式结束后,理大领导及专家与温州市领导共同赴研究院实地参观。 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启用,标志着温港联动合作结出新硕果,将发挥理大优势打造「塔尖重器」,以高端平台连结海内外优质科创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温转化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温州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增添新动能。  

2024年9月14日

活动

4

理大与滑铁卢大学携手成立纳米科技研究中心推动创新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加拿大最大规模纳米技术研究机构—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纳米科技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推进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以科研成果应对全球挑战。 理大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动纳米研究的发展,促进前沿应用的合作研究,并加强理大与滑铁卢大学之间的知识转移。是次合作将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就功能器件、清洁能源、环境应用和生物医学技术等领域面对的全球迫切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启动仪式于 9 月 3 日在理大校园举办的纳米研究创新论坛上举行,吸引超过 80 名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业界专业人士参加。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材料物理与器件讲座教授兼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华教授、理学院院长黄维扬教授、应用物理学系系主任及纳米材料讲座教授刘树平教授、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黄詠恩教授,以及滑铁卢大学机械与机电一体化工程系教授Sushanta MITRA 教授主礼,为研究中心进行揭牌仪式,祝贺中心正式成立。 赵汝恒教授于启动仪式致辞时表示,纳米研究与科学和工程领域各范畴的发展紧密相连,影响广泛。是次理大与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标誌着双方共同追求科学卓越和创新的重要里程碑。「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开拓了国际性科研平台和设施,发挥独特优势,透过专业知识和卓越研究,研发创新纳米技术,为人类进一步改善未来生活質素。 郝建华教授致辞时表示,在纳米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理大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将持续强化研究工作。中心透过跨学科方法解决重要社会挑战,同时积极争取不同研究基金的支持,以推动科研成果应用,并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知识交流。此外,中心将积极于国际着名期刊发表论文,以提高其在纳米领域的国际声譽和全球排名。 MITRA教授介绍新中心时强调,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提高效率、实力和成本效益,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擁有多达 28.5 万平方英尺的广阔科技研发空间及先进研究设施,在开发先进材料、互联设备和创新能源系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理大纳米研究中心的建立至关重要。 另外,纳米研究创新论坛邀得国际着名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王中林教授及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忠伟教授发表主题演讲,透过激发创新思维,以推动崭新技术和具影响力方案。此外,多位滑铁卢大学的国际杰出科学家分享了纳米研究在功能器件、清洁能源、环境应用及生物医学与健康技术领域的应用。 今年六月初,郝建华教授已到访滑铁卢大学,就双方未来的研究合作,包括联合申请研究项目、互访交流、共同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合办国际会议和研讨会等进行深入讨论。 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是研发智慧功能材料、联网设备、新能源系统、治疗方法及治疗诊断技术的全球领先机构,致力透过创新发明为世界带来改变,解决社会面对的重大挑战。

2024年9月12日

研究合作

Photo 1

理大与苏州九龙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创新孵化平台 促进医疗科技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与香港九龙集团旗下苏州九龙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共建「苏州九龙医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孵化平台」。双方将在未来三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医疗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及应用,促进医疗技术创新、临床应用研究及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質量,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及服务。 理大一直致力以卓越教育、科研及知识转移实力推动PolyImpact,将理大社群的创新发明转化成具影响力的方案,为社会带来实际裨益;苏州九龙医院则专注于打造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动医疗产品的全面应用及持续改进。双方冀藉此产学研合作,实现更大协同效应。合作协议在理大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医生及香港九龙集团董事长孙曦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香港九龙集团副总裁陈强先生代表签署。 协议下,理大及苏州九龙医院将在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医疗等关键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合作,携手推进医疗科技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及落地应用。双方将共建生物医学科技创新孵化器,由苏州九龙医院整合其丰富临床资源,协助理大科研团队及初创企业开发创新的医疗产品,确保产品在不同的场景获得应用和持续优化。 此外,双方将合作开展临床应用研究项目,依托理大的研究实力及苏州九龙医院专家团队的临床经验,推动新技术改良,以及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验证。理大学生亦将获安排参与实习、考察和专业交流活动,助他们了解医学工程及资讯科技在临床实务中的应用与创新。另外,理大相关学系将为专业医疗从业人员提供度身订造的研修项目或培训,以强化业界的人才培育。 理大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医生表示:「理大很高兴与苏州九龙医院合作。是次合作标誌着理大在科研与创业发展方面进入崭新的里程,因为『苏州九龙医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孵化平台』是理大首个临床孵化平台,它不仅能同时为科研团队提供临床支持,还为初创企业搭建了桥樑,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理大一直积极推动创新创业精神,通过理大初创生态系统PolyVentures,全方位支援初创企业,以培育新一代企业家,是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发展。」 香港九龙集团董事长孙曦先生则表示:「我们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将携手打造一个集研发、孵化、加速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交流,更是医工融合、优势互补的创新之举,不仅为青年创业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将成为推动本港、大湾区、长三角,乃至亚太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会上亦举行专题座谈,由理大学者、苏州九龙医院专家及内地医疗科技企业代表围绕「构建协作生态系:大学、医院与医疗保健产业如何合作推动创新」的主题,探讨医疗保健业面对的挑战,及如何藉加强跨机构合作促进业界的发展等。

2024年9月12日

活动

IMAGE

媒体专访:理大学者深入探讨AI的未来影响

回顾人工智能(AI)的历史,早在1956年出现,直至近年迅速发展,主要源于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 理大研究生院院长、潘乐陶慈善基金数据科学教授、分布式及移动计算讲座教授、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院长、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曹建农教授在媒体访问中分享了AI对社会和就业的深远影响。他指出AI的发展势必会取代部分工种,但人类应该把AI视为一种「工具」,以此开拓更具价值的工作,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AI的普及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教育改革的契机。理大与赛马会合作的「校本多元」计划,透过「学生数据管理平台」分析学生表现,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促进高效率的个性化教育。此外,理大已实践AIDA+X方案,要求每位学生修读与AI相关的课程,为未来的AI教育奠定基础。 曹教授提及面对未来AI的挑战时,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培育人才,以开放的心态迎接AI,善用新兴技术,确保香港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2024年9月11日

研究及创新

image

媒体报导:理大时装纺织学院创新项目获超过6,200万资助

由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院长和纺织技术讲座教授陶肖明教授领导的「多感仿真穿戴装置机理与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2024/25年度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6237万港元的资助。这项研究将在智慧穿戴技术上为业界带来重要贡献,并推动纺织业的创新发展。 在媒体访问中,陶肖明教授提及,项目首创多感仿真穿戴装置,能够传递混合气味和触觉,提供更身临其境的体验。透过人工智能和先进感测技术,这些装置将在医疗、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开创新局面。此项目不但展现了理大的卓越跨学科研究实力,并将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2024年9月9日

奖项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