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动态

1

理大「国家航天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专题讲座」分享航天任务

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与创新事务处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航天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专题讲座」于12月2日理大蒋震剧院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反响热烈。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两位参与多个国家重点航天项目的重量级讲者: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总师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总师。他们亲临现场,与理大师生分享航天任务的研发历程和核心技术。 讲座重点聚焦于天问系列任务,特别是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开创中国行星探测。两位讲者分别回顾天问一号的研制历程、任务执行过程及其关键技术,并从东方红卫星发射,到探月工程「六战六捷」,再到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绕、落、巡」,展示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非凡成就与特色发展之路。 在问答环节中,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教授与两位讲者及在场青年学者探讨航天事业的挑战与机遇。他们分享投身航天事业的感想,并鼓励年轻一代勇于探索宇宙的未知。 展望未来,理大将巩固技术优势,继续参与国家航天任务构建新贡献。

2024年12月5日

活动

RGC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chemeV1-01

理大研究创建极化vdW异質双层数据库 助探索崭新二维材料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支持

二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记憶体等电子元件,不同的二维材料通过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vdW)作用堆疊成层后,更有机会合组成具备新特性的异質双层,适应更多用途。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人员提出为特定的vdW异質双层建立数据库,以筛选出具发展潜力的材料,有望为未来纳米电子学、光子学和自旋电子学发展带来启示及深远影响。研究项目获2024/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委)及研究资助局(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支持。 研究项目「极化范德瓦尔斯异質结数据库︰从理论预测到材料实现和物性表征」由理大应用物理学系纳米材料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刘树平教授带领,共获约355万港元的资助金额,为期48个月。该研究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季威教授合作进行。 二维vdW异質双层材料的不同组成单层均擁有丰富且独特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蕴涵庞大科研潜力,有助科学家探索新颖物理发现和设计新一代电子设备。刘教授及团队在早前的研究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策略将二硫化钼(MoS2)和二硫化钨(WS2)合组成无扭曲、完美相称且晶体可外延生长的异質双层,并展示了超乎预期的压电性和平面外铁电效应。此项成果激发了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策略探索新型异質双层材料的研究兴趣,并推动团队建立vdW异質双层材料库。 长远而言,开发多功能的二维极化电子物料,对拓展下一代低耗能、高密度记憶体和集成电路至为关键,但目前对vdW异質双层的探索仍需要依赖反覆试验。获资助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模拟模型,从大量的二维vdW材料中加速筛选出具前景的极化异質双层,供进一步实验评估。研究团队其后并会强化模型,进行更精确的预测,以发挖出更多具有多功能特性的二维材料,并提供充实的数据库。 刘树平教授表示:「我们预期vdW异質双层材料能够解决目前二维铁电材料的可扩展性和表现问题,而这个项目的研究结果有望为构建高密度且节能的下一代非挥发性记憶体和内存记憶计算装置提供新见解。」 项目冀整合出适用于高密度非挥发性记憶体的vdW异質双层材料,促进学术界关注及探究vdW异質双层的铁电性,并推动新兴记憶体的商业实践。 「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旨在资助内地及香港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研究重点项目,以持续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研究成果与影响力。计划的六个重点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海洋与环境科学、医学科学及管理科学。

2024年12月4日

研究及创新

image-2000x1050 (81)

Diversity sparks innovative fusion of 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science

Amid a global shift towards holistic well-being, Dr Dalinda Sanchez,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at PolyU, is pioneer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that blend traditional practices with modern science. Originally from Mexico and the Netherlands, Dr Sanchez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hemistry from Mexico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Biomedical Sciences from the Netherlands. She earned her PhD at PolyU and then completed 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Sweden. Dr Sanchez's research involves developing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for disordered eating and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iming to enhanc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She values the dynamic,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at PolyU, where she believes that teamwork with diverse colleagues sparks invaluable insights, driving impactful healthcare solutions. Currently, her projects include addressing emotional and stress eating, as well as issue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obesity and other health concerns.  Her research team use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technology to examine the intricate connections between emotions and eating behaviours, paving the way for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Dr Sanchez is also developing mindfulness programmes for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and conducting cooking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to promote mindful eating and improve emotional regulation. At PolyU, she finds that collaboration enhances the impact of research, transforming challenges into groundbreaking solutions.

2024年12月3日

研究及创新

image-2000x1050 (80)

理大十六位学者获选为「2024年度全球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十六位*学者获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评选为「2024年度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印证大学的科研及学术成就备受国际认可,并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此项殊荣旨在表扬在各自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顶尖学者,他们在过去11年间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其学术范畴和出版年份内的被引用次数均高踞全球首1% 。本年共有6,636名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获选。 理大一直致力培育科研人才,推动创新创业及科研成果转化。大学今年共有355名学者跻身史丹福大学全球首 2% 科学家排行榜,上榜人数在本港院校中排名第三。大学亦积极聘请海外知名学者加盟,包括透过特区政府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聘用了13名国际知名学者,领导多个创新科研项目。 获评为「2024年度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的理大学者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列): 范畴 姓名 所属学院/学系及职衔 跨領域 柴扬教授 理学院副院长(科研)、应用物理学系教授 张绰芝博士 护理学院助理教授 黄海涛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教授 李刚教授 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罗健平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沈岐平教授 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建築及房地产学系讲座教授 王钻开教授 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郭氏集团仿生工程教授、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吴韬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严锋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张曉博士 机械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工程学 严晋跃教授 建築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张磊教授 电子计算学系讲座教授 化学 黄勃龙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 陈家进教授 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暫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十六位获选学者中包括两位前理大学者 #首要机构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2024年12月3日

奖项及成就

Prof Sylvia Chen TWAS

陈晓华教授当选世界科学院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院士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暂任主任、仁爱堂欧雪明儿童发展中心总监陈晓华教授,最近获选为世界科学院(也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院士。陈教授是今年本港唯一当选院士,以及社会科学及经济学领域新增院士中的唯一中国学者。 总部位于意大利特里亚斯特的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致力于推动科研能力和卓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该院院士为来自世界多地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当中包括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共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74位学者获选为2025年度新增院士,其中10位来自中国院校。 陈教授是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学家、香港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旗舰期刊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化与心理学系列主编。其研究专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以及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她致力探讨双语与双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文化背景中的人格与社会行为、以及文化多样性与心理健康。其研究团队发展了「基于移民的文化适应」(immigration-based acculturation)和「基于全球化的文化适应」(globalisation-based acculturation)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全球化取向」(Global Orientations)的心理构念,相关实证研究涵盖35个国家和地区,对社会融合和疫后时期合作方面的研究作重要贡献。 陈教授为香港人文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士、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会士、香港心理学会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院Senior Fellow。她曾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并屡获多个学术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国际心理学分会(第52分会)「杰出国际心理学家奖」、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学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奖」等。   资料来源: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

2024年12月3日

奖项及成就

image-2000x1050 (79)

Inclusive in diversity with a shared goal to tackl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ocusing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fire safety research, Dr Abdoh Daud Ali Ahmad,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at PolyU, recognises the strength of a diverse team with a shared objective in tackling challenges like fire and creat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a sustainable living environment. Hailing from Jordan, Dr Abdoh's research focuses on develop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fire modelling, heat transfer, and fracture mechanics. He is passionate about applying numerical methods and efficient algorithms to address complex engineering challenges. Attracted to PolyU by its high academic standards and commitment to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Dr Abdoh values the diverse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at enhance his research. Collaborating with diverse researchers and academics also enriches his work with additi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Since joining PolyU, Dr Abdoh has successfully published in Q1 journals and gain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experimental fire research. Mentoring students has further refined his research skills, creating a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all involved.

2024年11月27日

研究及创新

2024TST

理大航空学者获Google资助 推动城市定位导航技术发展

城市导航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大大提升智慧生活环境并改善大众生活。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兼副教授、利民航空导航青年学者许立达博士致力于移动定位服务及定位导航技术的研究,获Google提供研究资助,投入推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及传感器整合技术发展。 许博士获资助的研究项目名为「三维城市模型建图辅助GNSS精确定位研究」,聚焦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手机及汽车的崭新城市导航定位技术。 GNSS在像香港般高楼密集的城市进行定位时,卫星信号会受各种楼宇大厦反射而出现偏差,这项新技术则运用了三维模型建图测绘城市的建筑物,协助计算出反射的长度及强度,令定位精准度提高至车道线级别。 此外,许博士早前于Google加州山景城总部的Android定位团队担任客席研究员,与众多业界领袖紧密合作,改善 GNSS 及传感器整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手机定位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Android 装置,直接加强了其定位服务的精准度,为广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Google此项研究资助旨在鼓励顶尖研究人员,以创新思维推动技术发展。资助将支持许博士推动在GNSS及传感器整合技术方面的前瞻研究,冀满足用户对精确定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城市应用技术开拓新机遇。 许博士表示:「我非常荣幸能获得此项研究资助,并由衷感谢理大团队及Google合作伙伴给予的宝贵经验和支持,特别是利用我与Android定位团队合作的经验,令我有机会突破当前移动定位技术的限制。在资助的支持下,我会探索更多崭新的解决方案,加强定位及导航技术的效能,并将技术推展至全球用户,为社会带来更多便利。」 许博士曾在2021及2023年两度获理大颁发「校长特设杰出成就奖」,分别表扬他于知识转移及教学方面的杰出表现。是次获得资助进一步肯定许博士的研究成就,同时亦印证了理大对全球城市导航和移动定位技术发展的贡献。

2024年11月26日

奖项及成就

dl from FENG

首位理大华人学者 膺选美国精密工程学会会士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科学家凭借杰出的研究成就扬威国际。 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与计量学讲座教授、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大) 主任、理大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 院长张志辉教授, 获选为美国精密工程学会会士  (ASPE College of Fellows),表扬他在加工动力学和纳米级表面光洁度生成的理论和应用成就。 张教授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华人学者。此殊荣表彰他在切削力学和表面生成机制、超精密加工过程的建模和模拟、超精密表面测量、以及创新的超精密加工工艺及仪器设计和开发等方面,持续推动进步及不断贡献。 美国精密工程学会致力于推进精密工程的艺术、科学和技术,获遴选会士是一项荣誉,旨在表彰他们透过原创研究、重大创新、教育与推广或为专业服务,对精密工程的艺术与实践作出杰出贡献。  

2024年11月26日

奖项及成就

image-2000x1050 (76)

理大「理伴童行 HEROCARE」计划运用沉浸式技术减轻癌症儿童对放射治疗恐惧 逾八成半毋须接受麻醉

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儿童往往因为大型仪器、嘈吵的机械声音和独自在治疗室中的环境而感到强烈的恐惧和焦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由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和工业中心的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运用了最先进的混合沉浸式虚拟实景(HiVE)技术,为儿童在放射治疗前创造了一个更令人安心的准备环境。 理大的理伴童行(HEROCARE)计划利用HiVE技术,提升儿科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健康。该计划由利希慎基金及研究资助局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资助,为期四年,总资助额超过港币四百万元。 每年,香港有40至60名儿科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理伴童行计划旨在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3至17岁儿童,参与个人化预备工作坊、治疗演习和医院现场支持。该跨学科团队由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的副教授李泳怡博士、副教授罗嘉慧博士及实务助理教授梁允信博士共同领导,并与工业中心的工程师王家徽博士、梁健婷及胡俊鸿合作,致力于大幅减少儿科放射治疗中对麻醉的依赖。 迄今为止,该计划已成功将每日治疗时间缩短70%,并显著改善了参与者的身心健康。通过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该计划还增强了未来放射师的同理心学习,为他们提供实践经验,深化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的理解。该计划目前正倡导香港医院管理局将此计划纳入标准服务模式。 除了改善儿童的放射治疗体验外,理伴童行计划还致力于验证其有效性,扩大其惠及的患者群体,并确立为香港儿科放射治疗的标准途径。初步研究显示,88%的参与儿童在无需麻醉的情况下完成了放射治疗,获得了香港各大医院、专家和大学的广泛支持。 理伴童行计划是在COVID-19疫情期间启动的,当时护理员和社工无法进入医院支持和陪伴儿童接受放射治疗。跨学科团队利用理大的研究设施和学术专长,开发了这一创新的计划,支持儿科患者在医院外进行临床准备。该计划还针对儿科放射治疗中反复使用麻醉所带来的创伤和不良影响进行了解决。 理伴童行计划不仅是儿科癌症护理的革新举措,更是体验式同理心学习与临床服务结合的典范,推动发展一个可持续的支持系统,造福患者、照护者及未来的医疗专业人员。

2024年11月25日

研究及创新

1

理大与合肥市政府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 推动两地科研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透过专业学术研究和高端技术,推动各科研项目成功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肥市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之一 ,新成立的研究院将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人才培育等多样化项目。 研究院聚焦深空探索、低空经济和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致力培养和促进各项科研发展。一直以来,理大参与了多个国家太空项目,亦是香港唯一实际参与太空任务的高等院校,为国家的太空任务研发和制造了各类太空仪器,并得到实际应用。    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于11月 21 日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标志着香港与合肥在科技创新与卓越追求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彰显了双方对创新与卓越的共同承诺,研究院将成为连接学术界、产业界与社会各界的高能级平台。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理大代表前往合肥参加签署仪式。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和合肥市庐阳区委副书记丶区长杨丙红先生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建立「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 凭借理大和合肥的杰出学术和科研人才及技术,研究院将致力推动创新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专长,并与全球伙伴建立紧密合作,共同为国家、香港乃至全球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院将融会合肥市丰富的资源与优势,专注提升理大的创新研究,推动科研转化,并实现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研究院成功设立,彰显双方的战略远见,开创美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11月22日

研究合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