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研發海洋自癒合混凝土促進碳中和 獲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

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及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李向東教授

研究項目採用廢棄混凝土製備的再生骨料來開發低碳海洋自癒混凝土。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推廣綠色科技,以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來自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跨學科專家團隊利用建築廢料,開發低碳海洋自癒合混凝土,有望用作環保海洋建築材料,以及應用於沿海建築工程,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研究項目早前獲香港特區政府「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撥款港幣約603萬元支持,為期24個月。

獲資助項目名為「基於生物礦化技術增強建築廢料製備的海洋自癒合混凝土以長期脫碳」,由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及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李向東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包括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環保建材講座教授及安禮信土木工程教授潘智生教授,同一學系的余濤教授冷真教授,並由助理教授(研究)孫瀟昊博士出任共同項目的首席研究員。

由於天然岩石組成的骨料存量稀缺,科學界一直致力尋求有效的替代方法。此研究項目旨在設計和開發低碳海洋自癒混凝土,採用廢棄混凝土製備的再生骨料,以及利用生物礦化技術,透過海洋碳捕獲菌來有效捕捉二氧化碳,藉此加速碳化以增強再生骨料的性能。新技術將有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建築廢料的循環再造,在海洋和沿海建築工程方面具廣泛應用潛力。這種微生物混凝土的結構更具自癒合特性,且耐用性高,長遠有助實踐減碳目標,促進可持續發展。

未來,團隊將進行實地測試和生命週期評估,以確保海洋自愈合混凝土符合耐用性和耐海洋腐蝕等嚴格標準。預期成果包括提供混凝土的全面設計指南、最佳實踐技術,以及評估其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和環境效益。

李向東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透過生物礦化技術和再生骨料在海洋混凝土的創新應用,促進海洋建材製備的升級,為可持續建築開拓嶄新方案,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助力全球應對環境挑戰,包括解決建築廢料的碳排放問題,促進建築廢料回收,以紓緩堆填區壓力,並節約土地資源和減少環境污染,長遠為香港以至大灣區實現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成立於2020年,旨在為香港減碳和保護環境的科研項目提供更充裕和對焦的資助。

 

******

詳情查詢

黎秀容女士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經理

詳情查詢

馮秀芳女士

公共事務經理

詳情查詢

蕭郁鵬先生

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