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地理資訊學和人工智能講座教授、地理空間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賽馬會「對地觀測」創科實驗室總監翁齊浩教授,聯同博士後研究員Pir MOHAMMAD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部分常用熱浪指數未能全面評估不同地域和氣候條件國家和地區的熱浪嚴重程度。研究指出,將濕度和室內環境因素納入考量,對於準確識別危險熱浪至關重要。研究建議制定更全面的全球熱浪評估框架和全球熱浪預警系統,以有效識別危險熱浪,減低熱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期刊《Nexus》發表。
研究團隊比較全球六個常用熱浪指數在識別危險熱浪情況的準確性,包括日間最高氣溫、濕度指數、濕度、濕球黑球溫度、致命熱應激指數和通用熱氣候指數。團隊針對2022年西班牙和美國,以及2023年印度發生的熱浪氣候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基於溫度和濕度的致命熱應激指數在低濕地區的表現較理想,能區分受或不受極端熱應激影響的地區,識別危險熱浪日子。相比之下,另外五個熱浪指數則未能有效準確地識別不同氣候、地理和氣象條件國家和地區的危險熱浪情況。
浪致命程度不僅取決於最高氣溫,還受相對濕度影響,尤其在香港等亞熱帶地區。研究顯示,在潮濕條件下,即使環境溫度只有攝氏28度,但飽和的空氣濕度令人體難以蒸發汗液散熱,體溫快速升高,導致出現疲勞、脫水或中暑等情況。研究團隊建議,在評估熱浪對人體健康影響時,尤其是長期戶外工作的建築工人和農民,應將潮濕氣候因素納入考量,以增加評估準確性。
另外,現有熱浪指數大多依賴當地氣候部門提供的戶外熱圖數據作評估,以香港暑熱指數為例,主要以室外環境作為指標。然而,與高溫相關的死亡個案大多發生於室內,在香港人煙稠密、高樓林立的居住環境,天台屋和劏房住戶首當其衝,承受酷熱天氣煎熬。隨着全球暖化加劇,研究團隊建議在評估室內熱度時,應考量建築物樓齡、形態、材料、高溫狀況和空調系統等因素,並提出重新審視現有熱浪評估機制,將氣候條件和人類適應能力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和家庭狀況等納入考量,以建立全球標準化框架來釐定危險熱浪的閾值。
研究團隊亦提到,提升熱浪預警可有助減低熱浪帶來的影響。團隊期望,氣候科學家、衛生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社區能透過交叉學科合作,提升熱浪預警的效用,保障公眾健康,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閱讀研究文章: https://doi.org/10.1016/j.ynexs.2024.100027
網上報導:
信報 - https://polyu.me/49rBjVF(需訂閱)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3D8JeuO(需訂閱)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3D7DAJz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1lNXn5研究部門 |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