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張維玲博士新書《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張維玲博士新書《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張維玲博士,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曾在哈佛大學東亞系、費正清中心擔任訪問學者。目前擔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的助理教授。張博士的專長領域為宋代政治文化史以及晚唐至明初的地方社會史,特別關注福建莆陽地區的個案研究。她目前的研究項目,不僅與「南宋士人地方轉向」進行對話,還旨在為「宋元明轉折」課題做出貢獻。
 
        張博士的著作《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以繁體字版本出版後,引起了廣泛關注,並收到多家出版社發出的簡體字版出版邀請。鑑於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宋代古文運動領域的高度專業性,張博士最終決定選擇其出版簡體字版。這本書不僅有學術價值,還適合廣大讀者閱讀。書中通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的歷史脈絡,從而為讀者展示了天書運動,以及人們較少關注的方面。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探討1008至1033年的「天書時代」,分析宋真宗與徐鉉後學如何將漢唐經學、讖綸學融合。下篇則聚焦宋仁宗朝的古文運動,探討其如何在批判「天書時代」的政治文化中誕生。書中指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對漢唐君主「太平」想像的總結性重組,而其在宋仁宗朝的破產,則意味著士大夫群體對漢唐儒學政治理念的反省甚至放棄。
 
        在自序中,張博士提到,這本書反思了兩個傳統的典範敘事:一是解釋宋真宗朝天書封禪事件的「城下之盟」故事;二是解釋北宋前期古文運動的三階段框架。這兩個敘事並非當代學者的發明,而是在北宋仁宗時便形成。
 
        書中還提到,宋真宗時代的天書、封禪、西祀等作為,並非創新,而是基於漢唐儒家經典的詮釋和對太平盛世的期待。而緊隨其後的古文運動,是真、仁之際,不同士大夫群體對天書時代的反省與批判。「因此,他們批評的也就不僅是針對真宗的天書時代,同時也是對漢唐經典詮釋與政治文化的深刻批判與反省。這些士大夫群體,不僅包含范仲淹及其政治支持者,也包含他們的政敵。拙著之所以給後者較多的關注,是因為他們在仁宗統治前期的重要性,不在范仲淹與歐陽修等人之下。」

        張維玲從2016年開始從事地方史的研究,以福建莆陽(介於福州與泉州之間)為研究區域,這是一個誕生了蔡襄、蔡京的地方。目前在《新史學》、《漢學研究》、Journal of Song Yuan Studies等期刊發表了若干篇論文,未來希望能寫成一本英文專書。探究的課題包括地方學術與理學的關係、地方政府與地方士人、地方社會的關係,以及中央政府與地方士人的長期互動。
 
        感謝您對張維玲博士新書《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的關注。本書現已在博客來等網站上架,歡迎選購。
 


Research Uni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