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MHRC Nobel Laureate Lecture20231213 2000 x 1050 pxTC

神經元突觸形成的分子結構

大腦以神經迴路中的平行、交錯或順序等訊號以傳遞訊息。 在每個神經迴路中,訊息透過突觸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突觸在傳遞訊息中同時進行計算,根據其特性將突觸前脈衝編碼轉換為不同的突觸後訊號。 神經迴路的訊息處理差異十分大,原因在於其很大程度上依賴所組成神經元之間突觸的數量,位置以及突觸的計算特性。 我們認為神經迴路的突觸結構是基於一種分子邏輯以控制著突觸的建立和功能規格。我們亦認為這種分子邏輯是由突觸前和突觸後的識別分子和傳訊分子之間形成的跨突觸黏附複合物所控制。 有助於神經迴路分子邏輯的多種細胞表面和傳訊分子已被特徵化。 兩種複合物調解了跨突觸相互聯繫以控制突觸結構突出:突觸前神經素黏附分子連同多種類的突觸後傳訊,包括neurexin(神經跨膜蛋白)和cerebellins(小腦蛋白),以及突觸後latrophilins(親肌蛋白)和 Bai’s,在突觸形成過程中充當黏附GPCRs (G蛋白偶聯受體),並與突觸前配體teneurins (跨膜蛋白質) 和 RTN4R (網狀蛋白4受體)相互作用。 在是次演講中,我將會介紹選定的跨突觸交互作用如何指導和塑造突觸的形成從而控制神經迴路的分子邏輯。 鑑於資料的豐富性,演講中只會重點介紹某些例子,有意獲取更多資訊的聽眾歡迎查閱我們更多的出版刊物。 詳情及報名 : https://polyu.hk/lgyWr

2023年12月5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Triumphantly Executed PAIRs Seminar on Chinese Medicine  2000 x 1050 pxTC

理大高等研究院中醫藥研究講座圓滿舉辦

2023 年 12 月 1 日,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功在理大校園及透過Zoom舉辦一場名為「中醫藥研究的挑戰與機遇」的講 座。該講座由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生藥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車鎮濤教授主講。 講座吸引了來自澳洲、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名現場及網上參加者,以及超過16,500人次透過嗶哩嗶哩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以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的歡迎詞開場,為一場啟發人心的硏究分享做好了準備。接著是車教授的演講,他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發展中的科學障礙,特別是關於草藥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也強調了如何將這些挑戰 轉化為國際合作研究的機會,最終滿足對一流中醫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 接著是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黃文秀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 隨後的小組討論更把是次講座推向高潮。 小組 成員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兼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學深圳中藥研發中心詹華強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 藥學院(教學和科研 部) 主任張宏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劉碧珊教授; 現代化中醫藥國際 協會主席兼董事楊國晉先生。一眾參加者積極參與與車教授和小組成員的交流及討 論,深受啟發,成果豐碩。 按此重溫

2023年12月5日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講座系列

Dr Kenneth LO shares tips for healthy breakfast_TC

羅家禧博士分享健康早餐貼士

未來食品研究院及智齡研究院成員、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助理教授羅家禧博士,接受Now TV節目《杏林在線》訪問,講解進食早餐的重要性和健康吃早餐的方式。盧博士分享了早餐的益處,以及健康早餐的食物、進食時間及分量建議。 網上報道: Now新聞 - 杏林在線 - https://polyu.me/3RbqmyC

2023年12月5日

媒體報導

DoRCDSE urges more resources from Hong Kong government for aerospace talent cultivation 2000 x 1050

容啟亮教授倡港府提供資源培養航天人才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接受無綫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訪問,分享其對香港培養航天人才的看法。容教授希望政府可在此方面提供更多資源,發揮更加好的拉動力,激發大眾對科技的興趣。 網上報導: 無綫新聞 - 時事多面睇 - https://polyu.me/3RpCA88 (1:48 – 2:42)  

2023年12月2日

媒體報導

RCTFF develops 3D cellular solar crystalliser to improve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2000 x 1050 pxTC

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研發三維蜂窩狀結晶器 利用太陽能蒸發實現高效海水淡化

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用於穩定和超高效處理高鹽度廢水的三維蜂窩狀太陽能鹽結晶器」,近日獲《Advanced Science》發表。 研究旨在提高海水化淡中的水份蒸發。熱能化淡技術直接利用太陽能,將鹹水中的水份蒸發,及鹽份結晶,從而實現淨化和脱鹽效果。然而,現有技術所使用的太陽能鹽結晶器,其蒸發能力仍是一項挑戰。 就此,科研團隊開發了一款「太陽能人工樹狀結晶器」,該裝置設計採用多枝互連的開孔蜂窩結構,可顯著增加蒸發界面。此結晶器在濃縮真實海水中,實現了超高蒸發率(海水暴露於陽光兩小時間的蒸發量為2.30 kg m−2 h−1),和高能量效率(128%);在濃縮海水中保持穩定的蒸發率,連續暴露於陽光80小時間,平均蒸發量為1.94 kg m−2 h−1。 此技術可有助減少高鹽工業廢水的排放,朝向「零液體排放」的技術發展邁進重要一步。   閱讀文章全文:http://doi.org/10.1002/advs.202305313

2023年12月1日

研究成果

PAIRXMX

PAIR 科研成果系列|第一集|「廢物」升級再造 邁向「碳中和」未來

理大高等研究院很高興推出全新影片專輯《PAIR 科研成果》,邀請PAIR科研人員分享他們近期的科研成果和應對社會重大挑戰的研究方案。 首集以「『廢物』升級再造 邁向『碳中和』未來」為題,嘉賓為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RCRE)主任丶安禮信土木工程教授丶環保建材講座教授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潘智生教授。 潘教授於本集介紹其團隊在「環保再造磚」方面的研究。「環保再造磚」是一種綠色混凝土,由建築裝修、翻新拆卸及其他工程所產生的建築廢料而製成。潘教授亦分享團隊透過應用碳固化技術來提高混凝土性能,以及運用廢物增值技術,將廢棄玻璃轉化成用於建築和基礎設施的低碳材料。潘教授及其他 RCRE 成員致力就木材、玻璃和焚燒灰燼等廢料的回收利用,進行具影響力的基礎研究。 立即觀看影片,了解PAIR如何推動綠色未來! https://polyu.hk/XVmaO

2023年11月29日

宣傳

PAIR Newsletter  Issue 82000 x 1050 pxTC

PAIR 通訊.第 8期.2023年12月號現已出版

在第8期的通訊中,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 PAIR 的最新交叉學科研究動向。閱讀本期專題文章,了解新成立的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以及 PAIR 的研究人員在促進整全普及精神健康支援,和應對近視問題方面的工作。此外,您亦可透過「知識轉移」、「科研成果」、「人物」及「消息及活動」分章,獲取更多有關 PAIR 最新的科研發現及活動資訊! 歡迎您轉發本通訊中的文章及連結給朋友和同事。分享 PAIR 的科研故事,傳播知識,激發創新,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發展! 祝你閱讀愉快!https://polyu.hk/RPnAv (只有英文版本)

2023年11月29日

宣傳

Acupun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exploration to accessibility 2000 x 1050 pxTC 1

中醫權威主講理大高等研究院傑出講座 論針灸學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誠邀您於2023年12月 8 日(星期五)上午 11:00至下午12:30(香港時間)在理大校園或透過Zoom參加我們的傑出講座。是次講座由美國弗吉尼亞整合醫學大學教授暨校長勞力行教授主講。講題為「針灸學在美國的發展:從探索走向普及」。 針灸自1970年代起在美國迅速發展,並獲得當地民眾接受和主流醫療體系認可。循證針灸對針灸學的發展尤其重要。儘管針灸學在臨床研究方面面臨挑戰和困難,至今已有足夠的研究文獻證明針灸的功效、療效和安全性。 在講座中,勞教授將分享其過去30年研究針灸的經驗,並見證針灸在美國從早期探索階段到現時在醫療體系中逐漸普及的轉變。勞教授亦會就針灸臨床研究的挑戰和困難,分享個人看法。 勞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黃譚智媛基金教授席(中西結合醫學)、 世界針灸聯合會(WAFA)副主席。他亦是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執照針灸師。勞教授198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並於1992年獲得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他從事針灸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40年,發表學術SCI 論文300餘篇,現任《結合醫學雜誌》主編。 勞教授現為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院士。 萬勿錯過向傑出學者學習的機會! 詳情及報名:https://polyu.hk/LKAmi

2023年11月28日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RCSV research shows efficacy of RLRL therapy in controlling myopia_TC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顯示重複紅光治療減慢近視加深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兼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的研究顯示,重複低強度紅光(RLRL)治療 可顯著減慢兒童近視發展,甚至可逆轉近視。 近視過去被視爲不可逆轉的眼軸增長過程。研究發現,與佩戴普通眼鏡的兒童相比,接受RLRL治療的兒童眼軸增長幅度可減少70%。此外,多項臨床研究亦證實,高達40%的兒童在接受RLRL治療1個月後,其眼軸出現縮短情況。 網上報道: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sW7Q5h 香港經濟日報 - https://polyu.me/46xJJri(需訂閱) am730 - https://polyu.me/40Z7w2d 晴報 - https://polyu.me/40WTbmR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11c7kG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46xYCK7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47xvW5u 每日頭條 - https://polyu.me/40WnEkW 東週刊 - https://polyu.me/49UO1vI 親子童萌- https://polyu.me/49TuaNA

2023年11月28日

研究成果

Free vision test mobile app WHOeyes launched in China_TC

「WHOeyes」免費視力測試應用程式於內地發佈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研發的免費視力測試手機應用程式「WHOeyes」於2023年11月25日在內地正式發佈。WHOeyes是首款獲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視力測試應用程式。該程式早前於日前的世界視覺日(2023年10月12日)全球發佈。 WHOeyes可評估用家的視力,並提供提供護眼建議。用家只需安裝WHOeyes至手機,將眼睛對準手機鏡頭,依照系統指示的操作進行,應用程式即可測量用家的遠視力和近距離視力狀況。該應用程式現支援阿拉伯語、中文、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六種語言。 閱讀更多:https://www.who.int/news/item/12-10-2023-who-launches-the-whoeyes-app-on-world-sight-day(只提供英文版本) 蘋果商店下載:https://apps.apple.com/us/app/whoeyes/id6463576815 谷歌Play商店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org.who.whoeyes 網上報道: GD Today - https://polyu.me/3QWAFX9(只提供英文版本) 東方財富 - https://polyu.me/3Ge9mCZ 網易 - https://polyu.me/3RidC9J

2023年11月25日

媒體報導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