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AIR 110名學者列入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

PAIR及其轄下17 個研究單位共 110 位學者,躋身史丹福大學最新發布的全球首 2%高被引科學家排行榜,其中四位分別在其專業領域躋身世界前二十位。 最新的排行榜印證了PAIR 科研人員的研究影響力,以及理大在多個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最新編撰的史丹福大學排行榜涵蓋超過 100,000 名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數據庫把科學家歸納為 22 個學科及 174 個子領域,並參考其研究出版指標,包括引用訊息、個人科學研究成果、共同作者,以及截至 2022 年底的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而編製成排行榜。 獲列入排行榜的PAIR學者人數及其相應研究領域如下*: 聲學(3) 航空航天學(1) 分析化學(1) 應用物理(2) 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2) 生物醫學工程(2) 生物技術(1) 建築和建造(12) 土木工程(10) 能源學(11) 環境工程(1) 環境科學(2) 實驗心理學(1) 地質與地理測量工程(4) 工業工程與自動化(1) 信息系統(1) 無機與核化學(1) 物流與運輸(3) 材料學(9) 機械工程與運輸(1) 氣象學與大氣科學(3) 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9) 網絡與通信(4) 神經學與神經外科學(1) 運籌學(5) 眼科學和驗光學(2) 光學(1) 光電子學與光子學(6) 有機化學(1) 聚合物學(3) 精神醫學(1) 康復學(3) 城市和區域規劃(2) *根據Elsevier 於2023年10月4日發佈的數據(第6版):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只有英文)   了解更多:PAIR 的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 (2023)

2023年10月20日

榮譽及成就

RiFood develops functional selenium nanoparticles for manag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_TC

未來食品研究院研發新型納米硒 助改善女性更年期後骨質疏鬆

10月20日為本年度「世界骨質疏鬆日」。同日,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兼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黃家興向傳媒介紹其團隊最新研發的「蟲草菌絲體Cs4多醣蛋白功能化納米硒」(Cs4-SeNPs),可有助於管理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 硒是人體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 在過去幾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缺硒與大骨節病、骨量減少以及骨質疏鬆症有密切關係,揭示出硒在骨代謝中的重要角色。近年,利用納米技術獲得的納米硒,因其生物相容性高、毒性低和生物活性顯著而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然而, 迄今有關納米硒與骨健康的研究仍鮮有報導。 研究團隊以蟲草菌絲體Cs4多醣蛋白作為穩定劑,成功製備出高穩定性的新型Cs4多醣蛋白功能化納米硒(Cs4-SeNPs)。研究發現,Cs4-SeNPs(10μM)能顯著地誘導前成骨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骨礦化。更重要的是,團隊利用去卵巢小鼠(更年期骨質疏鬆症的動物模型)驗證了口服Cs4-SeNPs (25, 50 & 500 µg/kg BW/day) 6周後,能通過促進骨形成,減低骨流失和改善骨微結構,展現出顯著的體內骨保護作用。有關納米專利技術,曾獲得多個國際獎項, 研究結果最近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研究團隊將繼續探討Cs4-SeNP的胃腸穩定性、腸道吸收率、代謝途徑等領域並期待未來與企業合作,進一步研發有關保健品及藥物。   網上報道: 香港電台 - https://polyu.me/3RZVpj4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twkkjV am730 - https://polyu.me/46UdmUm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6XUy6Q 文報告 - https://polyu.me/48XfxIx 信報 - https://lnkd.in/gyW8bcHf 點新聞 - https://lnkd.in/gH3grVhZ 閱讀論文:https://doi.org/10.1016/j.jff.2023.105832

2023年10月20日

研究成果

2000 x 1050 pxTC

杜嗣河教授獲頒「傑出理大校友獎」

熱烈恭賀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兼科研眼科視光學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獲頒發「2023 年傑出理大校友獎」。 杜教授是近視及青光眼研究的國際知名學者,其研究成果廣泛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作為科研先鋒,他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光學離焦」軟性隱形眼鏡(DISC)及「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IMS)眼鏡片,有效緩減兒童近視加深速度達六成。兩項發明為視力健康領域帶來重大突破,並獲獎無數,包括於瑞士日內瓦 「國際發明展」勇奪「最高殊榮大獎」。 杜教授於 2013 年至 2022 年間擔任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主任,及於 2021年至2022年間擔任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在其領導下,學院在「2020 年研究評審工作」中有達 88% 的研究工作獲「國際卓越」或以上的評級。杜教授亦積極推動學院與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及學者之間的交叉學科研究合作。   閱讀更多:https://polyu.hk/ygrXT 網上報道: 香港經濟日報 - https://polyu.me/3QyFh7b(需訂閱)

2023年10月18日

榮譽及成就

DoRISE featured in internationally reputable science media 2000 x 1050_still

王盛衛教授獲國際知名科學媒體報導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院長王盛衛教授,其近日刊載於《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的合著論文「提升高溫數據中心室溫對全球能源的影響」,獲《EurekAlert》、《ScienMag》、《Life Technology》和《ScienceDaily》等科學媒體報導。 王教授表示,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佔中心總能源消耗達三分之一以上,因此需要設計可在更高溫下運行的伺服器。研究發現,將數據中心保持在攝氏41度(即約華氏105度),他們定義為“環球自然冷卻溫度”, 可促進全球資料中心的自然冷卻,減省全球冷卻成本56%。該項研究亦提出新的溫度指標,可有助研發和管理更高效的數據中心和IT伺服器。 網上報導: EurekAlert -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4431 ScienMag - https://scienmag.com/how-to-build-greener-data-centers-scientists-say-crank-up-the-heat/ Life Technology - https://www.lifetechnology.com/blogs/life-technology-technology-news/how-to-build-greener-data-centers-scientists-say-crank-up-the-heat ScienceDaily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3/10/231018115610.htm   閱讀論文: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hysical-science/fulltext/S2666-3864(23)00444-7

2023年10月18日

媒體報導

DLS by Michael Battyevent recap 2000  1080 pxstill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成功舉辦微米纖維捕霧網講座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於2023年10月12日舉辦以「微米纖維捕霧網」為題的講座,由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創校講席教授、副教務長兼教學工作部部長譚忠超擔任講者。講座吸引了來自澳洲、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30名現場及網上參加者,以及超過13,000人次透過嗶哩嗶哩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譚教授於講座中介紹了一種可用於應對水資源挑戰的嶄新霧滴捕集技術。該技術使用近場靜電紡絲製成的微米纖維,實現了突破性的霧水收集率。 隨後的問答環節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主持,一眾參加者與譚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深受啟發及鼓舞。 按此重溫

2023年10月16日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講座系列

DoRCTFF shares insights at World Textile University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1)

范金土教授於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年會發表主題報告

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兼纖維科學與服裝工程講座教授范金土,於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東華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紡織前沿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年會上,分享他對紡織科學最新發展的看法。是次大會以「先進紡織科學與技術」為主題,為全球紡織科技成果交流與跨界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大會包括170餘場主題報告,吸引來自共15個國家63個單位400 餘位紡織領域學者參與。 范教授表示,先進的服裝與紡織品應兼顧視覺美學、永續性以及功能性。 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個人熱管理用熱調節紡織品,透過使用相變材料、納米材料調節人體輻射冷卻,實現人體熱濕環境的智慧動態調控。 目前熱管理織物的挑戰包括兩方面:一是保暖織物應考慮可呼吸性以及輕質化,二是開發冷卻織物。 網上報道: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8XdYu2 澎拜 - https://polyu.me/3S0UzlW 東方財富 - https://polyu.me/3QiFVW5 東方網 - https://polyu.me/3FlrCKe 網易 - https://polyu.me/46Dho3W 搜狐 - https://polyu.me/3tthzQm 今日頭條 - https://polyu.me/48SNolY

2023年10月13日

學者動向

2023 _TC

陳立新博士榮獲2023 年國際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亞太區域大會「傑出海報獎」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立新博士,帶領團隊進行的科研項目「任天堂健身環運動訓練對改善跌有跌倒風險長者的平衡和肌肉力:一項隨機對照可行性試驗」,於2023 年國際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亞太區域大會上,榮獲「傑出海報獎」。 該項研究旨在探討任天堂健身環運動在改善曾經跌倒的長者的平衡力和肌肉力方面的成效。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任天堂健身環運動組 (NRE) 或對照組 (CON)。運動組別接受為期八週的任天堂健身環平衡和阻力訓練,而對照組別則接受常規護理照顧。研究發現,運動組別在活動能力及平衡力較對照組有顯著改善,為利用體感運動遊戲提升長者的平衡和肌肉力量及預防跌倒,提供了實證支持。

2023年10月12日

榮譽及成就

Goldwind delegation visits PolyU 2000 x 1050 pxstill

金風科技代表團來訪理大

國家風電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金風科技集團總工程師翟恩地博士率領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團來訪土地及空間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聯同土地及空間研究院院長丁曉利教授和部分研究院成員,與代表會面。會議期間,代表團了解理大的研究優勢和最新進展,並與理大共商合作機會。 翟博士亦受邀主講研究院公開講座。該場線上講座全面介紹了中國海上風力發電產業,反應熱烈,吸引超過350名人士報名參與。

2023年10月12日

學者動向

Prof John SHI Wenzhong gives keynote speech at national smart cities conference2000 x 1050

史文中教授於中國智慧城市大會發表主題演講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兼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地理資訊系統及遙感講座教授史文中,在2023年10月12日於廣州舉行的第十六屆智慧城市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是次大會以「數實融合 · 開放創新 · 智引未來」為主題,吸引來自智慧城市產業、科研機構、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等過千名人士參與,討論智慧城市營運方案,探索經濟貿易與合作機會, 及建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   網上報導: 澎湃新聞·澎湃號 - https://polyu.me/48R0xvT

2023年10月12日

學者動向

RCSV members introduce myopia control lenses on TV programme 2000 x 1050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於電視節目介紹近視控制鏡片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及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及科研眼科視光學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於HOY TV 節目《智創未來》介紹「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 「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結合了「光學離焦」軟性隱形眼鏡和「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兩項尖端專利技術。鏡片具有環形間隔矯正區和離焦區。前者可矯正視網膜中心的視力,後者則將光線稍微聚焦在視網膜前方,以實現近視離焦。這有效減慢眼球拉長,從而延緩近視加深。   網上報道: HOY TV - https://polyu.me/46JIBBD (00:10 - 09:52)

2023年10月7日

媒體報導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