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41230Ir Prof ZHANG Ming featured in Wen Wei Po on enhancing divingSC

张明教授接受《文汇报》专访 介绍透过体育科研以优化跳水技术

体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系主任兼讲座教授张明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介绍透过体育科研以优化跳水技术,从而提高跳水运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张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前国家跳水队成员、2008北京奥运女子双人十米跳台金牌得主王鑫,透过利用防水、无线、柔性的人体传感器及摄像机等,记录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空中飞行和入水三个部分时,其身体各个部位,包括关节及肌肉等所承受的冲击力、压力等数据,以判断力度的大小会否造成受伤,从而寻找出避免受伤的方法,以及提升他们的动作难度和表现。 张教授直言,此研究仍属初步阶段,团队仍需进行更多的后续基础研究,以保证其准确性。他希望最终能建立一个人体数字模型,用以分析运动员在整个跳水过程中,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压力。 网上报导: 文汇报 - https://polyu.me/3BDp63N; https://polyu.me/3ZV2GTt;https://polyu.me/4gSfMYE;https://polyu.me/4gVlTLW

2024年12月30日

媒体报导

20241227Prof ZHENG Yongping feature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x 1050 pxSC

郑永平教授接受《21世纪经济网》采访 分享科研历程

智龄研究院院长、赛马会智龄汇总监丶梁显利生物工程教授兼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郑永平教授,早前接受《21世纪经济网》采访,分享他从事超声波研究的历程,以及其团队研发出全球首创的无辐射三维超声脊柱侧弯评估系统Scolioscan®。 网上报导: 21世纪经济网 - https://polyu.me/41NUZRP 新浪 - https://polyu.me/3BLX2uW 网易- https://polyu.me/3PffI9s

2024年12月27日

媒体报导

20241224_PolyU awarded Green Tech Fund to develop low-carbon marine self-healing_SC

理大研发海洋自愈合混凝土促进碳中和 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支持

由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环境科学及技术讲座教授、高赞明可持续城市发展教授李向东教授带领的研究项目「基于生物矿化技术增强建筑废料制备的海洋自愈合混凝土以长期脱碳」,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资助约603万港元,为期24个月。 项目旨在设计和研发低碳海洋自愈混凝土,采用增强生物矿化的再生骨料,在海洋和沿海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海洋碳捕获菌将利用二氧化碳加速碳化,增强再生骨料性能,从而应对天然骨料稀缺的挑战,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建筑废料的循环再造。此外,该微生物混凝土结构具有自愈合特性,提高耐久性,有利于长期减碳和可持续发展。 新闻稿: https://polyu.me/3E6ba2N 网上报导: 经济日报 - https://polyu.me/4iMpJbR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3Wh2vBd 文汇报  - https://polyu.me/3PDcYTy  

2024年12月24日

资助与捐赠

20241223Dr LI Ming on blockchain standardis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2000 x 1050 pxSC

李鸣博士谈中国区块链标准化及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副研究员、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与分散式记帐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席、香港Web 3.0标准化协会执行长李鸣博士早前接受《华夏时报》专访,谈及中国区块链标准化现状及区块链技术发展。 李博士表示,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全球各大主流机构都在扩展性和互通性上有了突破的进展。同时,区块链与人工智慧、边缘运算等技术的融合,加速了分散式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于区块链的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支撑。而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新的应用和业态不断出现。透过智能合约的应用,传统业务流程得到了优化,数据共享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李博士认为,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的重点将从促进产业共识和总结最佳实践,转向至提供质量保障。在产业初期需要更多人了解区块链技术,因此需要汇聚更多从业者,透过标准来形成对技术的共识,降低产业的进入门槛。在应用创新过程中,可以透过标准来总结应用创新中代表性的最佳实践,以降低产业的创新成本。在产业进入成熟期后,需要透过标准来完善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保障产业规范性的发展。 李博士续称,面对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科技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而面对这些挑战,未来需在多个关键方面进行创新。如在性能优化上,改善共识机制、发展链上扩容技术与二层网路;在隐私保护领域,应用先进加密技术、设计隐私保护模型并平衡私隐与性能;在跨链互通性方面,制定跨链标准、建置跨链基础设施并强化跨链安全技术,以此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拓展。   在线报导: 华夏时报- https://polyu.me/4fAbO5Z 东方财富网 - https://polyu.me/4iMHO9J 网易 - https://polyu.me/3PgSWOp 新浪 - https://polyu.me/41JiX0v 搜狐 - https://polyu.me/3DEinH8  

2024年12月23日

宣传

理大参展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将展出「便携式角膜地形图仪」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眼科视光学院院长及教授兼GOOD Vision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纪家树,早前接受无线电视访问,介绍其团队研发的全球首部「便携式角膜地形图仪」(K -Shape)。该发明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可精确测量角膜屈光度,对散光和角膜扩张等视力问题进行早期诊断,同时简化眼睛检查流程,最快可于一分钟内完成检查。该仪器将于2025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消费电子展上展出。 在线报导: 无线电视 - https://polyu.me/3ZHECU4 (00:44 - 01:13) WhaTech - https://polyu.me/3ZAY8BG

2024年12月19日

媒体报导

20241217 DLS recapProf Deborah CHUNG 2000 x 1050 pxSC

「多功能碳纤维」技术的多角度探索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钟端玲教授于2024年12月17日在香港理工大学校园主讲第33场理大高等研究院杰出讲座,讲题为「具有导电性、介电性和电感的多功能碳纤维」。讲座吸引近百名现场及网上参加者,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12,800名观众通过哔哩哔哩、微信、微博和YouTube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直播。 讲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致欢迎辞,并由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杰出讲座教授米耀荣教授介绍讲者。钟教授在演讲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碳纤维及其机械、电、热和化学性能。她随后详细讲解指,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导电性、高介电常数、高电感和低密度,能为感测、电子、能源和电机等使用多功能结构的领域,带来崭新应用。 在演讲尾段,钟教授将本次讲座献给她的父亲钟华良先生(1917–2009),钟先生生前担任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商业及管理学系系主任直至1972年荣休。他在发展香港会计教育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钟先生于1960年代末出任香港政府华员会主席,他于1941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担任香港义勇防卫军炮兵参与香港保卫战,并于战役中遭炸弹碎片击中英勇负伤。 其后的问答环节由米教授主持,一众参加者与郑教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按此重温  

2024年12月17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20241216Prof WU Bo gives public lecture on lunar exploration and base construction 2000 x 1050 pxSC

吴波教授主讲公开讲座 论月球探索与基地发展

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及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系主任吴波教授,于2024年12月7日主讲公开讲座, 向中学生深入介绍月球探索成果和发展月球基地的潜在方案。讲座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4间中学及国际学校的学生参加。席间学生在问答环节中积极提问,展现他们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 讲座为理大太空主题计划「开拓月球:从探索到基地建设」的活动之一,另设有主题讲座和月球基地设计比赛。计划于2024/25学年推出,由理大主办、中国银行(香港)赞助,中国宇航学会和香港宇航学会作为支持机构。 另外两场线上讲座将于2025年1月中举行。深空探测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赵奇博士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工程师、工业中心航天器系统工程师林浩一先生将分别以「月球基地建造」及「国家的太空探测历程、影响及香港本地贡献」为题进行演讲,为学生讲解更深入的航天知识。 理大新闻稿:https://polyu.me/3OZNCiE   在线报导: 文汇报 - https://polyu.me/3DstOSa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49I4T9f

2024年12月16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讲座

20241214 RiFood HKNA Scientific Meeting 2000 x 1050 pxEN

未来食品研究院协办学术会议 论「健康中国2030」愿景转化为行动

理大未来食品研究院、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与香港营养学会合作,于2024年12月14日在理大校园合办「香港营养学会45周年学术会议」,吸引了超过120名来自内地、香港及澳门的学生、研究人员、业界专家和医疗专业人士参与。 会议以「健康中国2030行动——从愿景到行动」为主题,邀得三位来自中国营养学会的杰出学者主讲,深入介绍了中国内地的营养专业发展和国家营养计划,以及该计划如何助力实践「健康中国2030」愿景。中国营养学会会长杨月欣教授,详细分享了中国内地营养师注册制度和现状,并勉励香港医疗专业人士装备自己,报考成为中国注册营养师,及在营养领域保持终身学习。 活动中,未来食品研究院副院长兼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副主任邱家齐博士,分享了研究院和学系在营养研究和营养专业教育的工作。她期待理大与香港营养学会合力同心,共谱健康新篇章。  

2024年12月14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讲座

Ir Prof ZHENG Yongping introduces Liverscan in HOY TV programme 2000 x 1050 pxSC

郑永平教授于HOY TV节目介绍Liverscan®

智龄研究院院长、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兼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郑永平教授、工程师,日前接受HOY TV《 健康关注组 》节目专访,介绍其研究团队研发的便携式无创肝纤维化评估系统Liverscan®。 Liverscan®用于进行肝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肝病期间的持续检测,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肝脏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精准评估肝脏硬度,从而实现非侵入性、快速的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的诊断。 在线报导: 开电视 -https://polyu.me/3DbYDKZ (6:30 - 10:43)

2024年12月12日

媒体报导

20241210_PolyU research unveils critical role of humidity and indoor conditions_SC

理大研究揭示湿度和室内环境考量对热浪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性

土地及空间研究院副院长、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资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赛马会「对地观测」创科实验室总监翁齐浩教授,联同博士后研究员Pir MOHAMMAD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部分常用热浪指数未能全面评估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国家和地区的热浪严重程度。研究指出,将湿度和室内环境因素纳入考量,对于准确识别危险热浪至关重要。研究建议制定更全面的全球热浪评估框架和全球热浪预警系统,以有效识别危险热浪,减低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成果已于国际期刊《Nexus》发表。 研究团队比较全球六个常用热浪指数在识别危险热浪情况的准确性,包括日间最高气温、湿度指数、湿度、湿球黑球温度、致命热应激指数和通用热气候指数。团队针对2022年西班牙和美国,以及2023年印度发生的热浪气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温度和湿度的致命热应激指数在低湿地区的表现较理想,能区分受或不受极端热应激影响的地区,识别危险热浪日子。相比之下,另外五个热浪指数则未能有效准确地识别不同气候、地理和气象条件国家和地区的危险热浪情况。 热浪致命程度不仅取决于最高气温,还受相对湿度影响,尤其在香港等亚热带地区。研究显示,在潮湿条件下,即使环境温度只有摄氏28度,但饱和的空气湿度令人体难以蒸发汗液散热,体温快速升高,导致出现疲劳、脱水或中暑等情况。研究团队建议,在评估热浪对人体健康影响时,尤其是长期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和农民,应将潮湿气候因素纳入考量,以增加评估准确性。 另外,现有热浪指数大多依赖当地气候部门提供的户外热图数据作评估,以香港暑热指数为例,主要以室外环境作为指标。然而,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个案大多发生于室内,在香港人烟稠密、高楼林立的居住环境,天台屋和劏房住户首当其冲,承受酷热天气煎熬。随着全球暖化加剧,研究团队建议在评估室内热度时,应考量建筑物楼龄、形态、材料、高温状况和空调系统等因素,并提出重新审视现有热浪评估机制,将气候条件和人类适应能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家庭状况等纳入考量,以建立全球标准化框架来厘定危险热浪的阈值。 研究团队亦提到,提升热浪预警可有助减低热浪带来的影响。团队期望,气候科学家、卫生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社区能透过交叉学科合作,提升热浪预警的效用,保障公众健康,应对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   阅读研究文章: https://doi.org/10.1016/j.ynexs.2024.100027      在线报导: 信报 - https://polyu.me/49rBjVF(需订阅) 星岛日报- https://polyu.me/3D8JeuO(需订阅) 香港商报- https://polyu.me/3D7DAJz 香港新闻网- https://polyu.me/41lNXn5

2024年12月10日

研究成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