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扩增实境AR赋能视障人士自助导航

2024年6月24日

研究及创新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副学院主任及教授、眼视觉研究中心(CEVR)副总监张铭恩教授。

「AR智能助视器」荣获第49届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金牌及评审团特别奖」。


视力损失和视障一直是人类福祉的重大关切,尤其在老龄化人口。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为视障人士开发了一款利用增强现实 (AR)技术的导航设备,引领他们可更自主地探索周围。

研究项目「AR智能助视器」(ObstAR),由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副学院主任及教授、眼视觉研究中心(CEVR)副总监张铭恩教授带领,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学研究主席兼教授、CEVR行政总裁暨科研总监 Ben Thompson教授合作,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导航设备,减少视障人士对传统辅助技术的依赖,如拐杖以及他人协助。CEVR是由理大与滑铁卢大学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支持下共同成立。张教授说︰「视障人士可因经历不同引致视力损失,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或眼部疾病,甚至是自然的衰老过程所导致。因此需要制定路线导航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视力障碍人士的需求。」张教授的临床专长是老化和低视力康復,同时是理大眼科视光学诊所的视力康復诊所负责人。

临床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AR智能助视器」使用了AR眼镜和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制作,并结合了一项临床研究,即考察视障人士和健视人士分别在熟悉和陌生障碍物环境下的行为。

为增强识别环境和避免障碍物的能力,设备结合避障导航、物体识别与分割、场景识别、文字识别、手势识别等算法相融合,以满足患者对于安全导航和环境认知的多方面导航需求。

该项目其中一个焦点是识别特定区域的兴趣面(AOIs),如交通灯信号、斑马线、急转弯和大型横幅,可以按熟悉环境提供个人化的导航支援,令经常或同一路线使用者大大获益。

开拓崭新领域

另一大特点是研究团队开发了三原色光模式(RGB)摄像镜头与深度(Depth)摄像镜头图像分割和信息融合的创新算法,为实时的避障导航功能。在摄像镜头捕捉区域内识别更远的导航通路之同时,更准确地识别到传统图像分割难以识别的障碍物。研究团队还计划引入文字转语音实时指令,以弥补AR视觉无法复盖的差距,确保为用户提供全面支持。

「AR智能助视器」引领辅助技术的前沿,为视障人士实现自主出行带来了变革性的解决方案,荣获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金牌及评审团特别奖」。张教授表示︰「随着AR技术的日益普及和进步,为引入这种新形式的辅助技术提供了理想的平臺。这个项目充分展示了科技在提高视障人士生活品质的巨大前景,有望为视障人士的自由移动和社会共融开闢创新的可能性。」

张教授的研究焦点包括老化和低视力研究的心理物理学、行为学和临床学等领域。主要研究目标是利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在日常生活如阅读、活动和导航方面的功能表现,并建立具成本效益的视力康復模式,为患者生活带来裨益。

张教授相信「AR智能助视器」具有深远的潜在影响,使用者可以建立克服日常挑战的信心,提高功能表现和整体福祉。她说︰「我们的使命是为视障人士重新定义独立生活的价值。这不仅仅是创造一款创新产品,而是为生活带来改变和改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