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olyUs Three Researchers Awarded RGC Senior Research Fellow Scheme-01

理大三名傑出學者獲頒2022/23研究資助局高級研究學者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學者憑藉卓越科研能力及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在2022/23年度研究資助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十個得獎名額中囊括三席。 獲頒「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的三位理大學者為應用數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孫德鋒教授、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教授,以及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高凌教授。得獎的研究項目涉及應用數學、材料科學、社會工作及公共衛生等領域,合共獲「高級研究學者計劃」撥款逾港幣2,300萬元資助。 研究資助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旨在為卓越非凡的學者提供教學及行政職務方面的持續支援,令他們專注於研究及發展工作,同時有助大學吸引和挽留人才。計劃每年設有十個得獎名額,涵蓋不同學科。所有候選者均按照其研究領域上的領導才能及遠見、研究項目的優點及可行性,以及大學的支持等準則嚴謹評審。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恭賀三位獲獎學者。他表示:「三位得獎學者的研究能力和貢獻,以及其研究項目的潛在影響力,在今次嚴謹的遴選中得到認可,大學對他們的傑出研究成就與有榮焉。今次佳績亦肯定了理大團隊在推動不同範疇研究的努力。」 三位獲獎學者及其研究項目詳情: 應用數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 孫德鋒教授 研究項目︰「非線性錐規劃:理論,演算法和軟件」 「優化研究」涉及在特定約束條件下設計出高效的演算法,解決數學上如何優化的問題;而非線性錐規劃(Nonlinear conic programming, NLCOP)正是優化研究的核心。本研究項目聚焦約束集為「C2-錐可簡化」的NLCOP問題。孫教授團隊將利用非光滑牛頓型演算法和增廣拉格朗日方法,設計出解決NLCOP問題的方案。他們並會開發一個高效的優化求解器,處理在部份情況下的NLCOP問題。團隊亦會研究如何透過增強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加快解決NLCOP問題。研究成果將可以廣泛應用在第六代無線通訊技術 (6G)、投資組合管理、金融風險管理、供應鏈管理、大規模生產計劃排程,以至自動駕駛等重要領域。 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 李剛教授 研究項目︰「面向應用的印刷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器件研究探索」 作為一種新興的太陽能光伏技術,有機太陽能電池(OSC)在許多範疇佔有明顯的優勢,包括柔性/可擕式光伏電源、建築集成太陽能(BIPV)和透明光伏能源應用等。此項目涵蓋多個材料系統化和器件結構的研究,包括嶄新的光活性層材料、穩定的電荷傳輸層材料、創新的三元OSC光活性層形貌工程技術、高效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新結構方法,以及OSC印刷技術,這將大大推動OSC技術朝向高效率、運行穩定、兼容獨特應用和印刷友好等方向發展。揉合了化學、物理及材料等學科領域的創新視角,此項目可望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棘手難題,為OSC技術發展開闢新前沿。 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 陳高凌教授  研究項目︰「東亞社會的家庭多重受害與社會政策應對」 陳教授是全球首位研究「家庭多重傷害(FPV)」的學者。「家庭多重傷害(FPV)」是指同一家庭發生至少三種類型的家庭暴力,包括虐待配偶、兒童或長者等。陳教授首創了FPV的研究方法和數位評估工具,以準確測量FPV。作為FPV基礎理論的延伸,研究團隊將在香港、北京、東京、首爾和台北等五個東亞城市開展進一步的研究,通過跨文化探究和不同城市社會政策比較,為應對FPV制定政策和臨床方案。研究結果將闡明如何以家庭為本及導向的策略,建立對FPV早期辦別機制。此項目將促進東亞社會綜合預防和跨學科合作的發展,改良現有的預防家庭暴力模式,為遭受FPV侵害的家庭帶來莫大的裨益,同時也為東亞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2022年7月21日

獎項及成就

20220720PolyUmadeSpaceInstrumentsforLunarSampleAcquisitionawardedNationalScientificTechnologyImprove

理大研製的「月球採樣」技術獲頒科學技術進步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設計和研製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為國家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作出了貢獻。此歷史創舉獲得中國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嘉許,向理大頒發「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表揚理大的卓越科研實力及創新技術,同時亦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的感謝函,以表彰理大對國家航天發展的重要貢獻。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於2020年進行,不但是國家首次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的任務,更是人類自 1976 年以來,相隔40年後再次進行有關嘗試。理大作為香港唯一參與嫦娥五號使命的大專院校,擔當重要角色。由理大研發的太空儀器是一項高度精密的創新發明,透過全自動機械人技術來採集月球樣本,更是史無前例。這項研發工作由理大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率領。容教授個人另外獲得中國航天科技集团頒授「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更多有關「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技術詳情,請瀏覽文章「理大研發太空儀器為國家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作出貢獻」  

2022年7月20日

獎項及成就

20220716-1

「理大創科開放日」展示世界級教學、交叉學科研究、 知識轉移及創業培育對創科發展的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在校園舉行「理大創科開放日」,展示大學在教學、交叉學科研究、知識轉移及創業培育的最新發展及成果,以及如何藉此推動香港、大灣區以至其他地區的創科發展。這次開放日是特別為企業家、業界夥伴、初創企業、研究人員、年輕人才、中學生及家長而設,亦是理大 85 周年校慶其中一項主要活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二級巡視員劉懋洲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鍾志平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及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主持啟動禮。啟動禮另一個焦點是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Sir Michael Houghton)的演講,他透過視像就「消除丙型肝炎對公共衞生的嚴重威脅」發表具啟發性的見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致辭時說:「理大多年來一直是支撐和開拓本港創科發展的推動力量,而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支持亦是堅定不移。配合擁有雄厚科研實力及一流學術水平的大學,香港的創科生態正愈見蓬勃。」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香港未來成功之路,關鍵在於能否發展一個充滿朝氣的創新科技產業,而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對此亦給予很強大的支持。我有信心特區新一屆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加快本港的創科發展。理大期望在此領域擔當重要角色,而今天的開放日正好展示我們在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理大高等研究院的成立儀式亦於啟動禮上舉行。理大高等研究院是香港和大灣區內同類型研究平台中最具規模,旨在促進交叉學科研究、與世界知名學者合作,以及向持份者進行技術轉移。理大高等研究院致力透過交叉學科解決方案,解決社會上各種嚴重的問題,並矢志成為世界先驅,其研究重點包括人工智能、碳中和、深空探索、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尖端領域。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我們每天面對很多社會挑戰,從貧窮至飢餓,又或從氣候變化至可持續城市建設。透過交叉學科研究,可為上述不少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期望能為香港、大灣區以至全球帶來影響力。」 理大亦於啟動禮上向首次舉辦的「2022 青年創新研究者獎」的六位得主及「校長特設傑出成就獎(知識轉移)」的十個得獎團隊頒發獎項。「2022 青年創新研究者獎」旨在表揚理大的年輕研究人員,肯定他們的創新研究為社會及經濟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得獎者名單請參閱 https://polyu.me/3RAoi2G)。至於「校長特設傑出成就獎(知識轉移)」,則表揚在知識轉移方面有傑出成就,並對業界和社會具影響力的教研人員(得獎名單請參閱https://polyu.me/3O8QRkU)。 除啟動禮外,「理大創科開放日」一系列活動為參加者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深入了解理大在創科領域的貢獻之餘,亦可探索學術、創業及協作方面的發展機遇。 此外,多家初創企業及理大「獨角獸」分享他們成功的經驗,不僅展示了理大所培育的初創企業的創意和驕人成就,亦擴闊年輕未來企業家的視野和提升他們的創造力。 多場以研究與創新為題的研討會涵蓋生命科學、智慧城市、神經健康、未來社會、碳中和能源技術、健康食品與生活方式管理、未來製造、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可穿戴系統等尖瑞領域,為業界人士及理大專業研究人員提供平台,就技術創新及發展、協作、行業趨勢及應用等範疇交換意見。 為了讓中學生了解在理大的學習體驗,開放日特別為他們安排學生諮詢櫃位、課程資訊研討會、校園生活分享會,以及校園設施及實驗室導賞團。此外,開放日亦有介紹「創新書院」及「德藝書院」,分別鼓勵本科生在理大教研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及為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和領導能力以至 STEM 別具才華的學生提供交流和住宿,促進全人發展。 理大更特別邀請了兩位「特別嘉賓」在開放日與參加者見面,「她們」是由香港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Hanson Robotics)所創造和編寫程式的人工智能機械人 Sophia 和 Grace。Sophia 更是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械人,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位機械人創新大使。另校園內亦展示了 400 隻由著名藝術家馬興文帶領學生創作的迷你「小龍馬」當代藝術作品,作品設計糅合中國文化的當代表達和靈感的象徵,在校園傳播正能量,特此鳴謝香港賽馬會。

2022年7月16日

活動

20220715-General-Research-Fund-and-Early-Career-Scheme_Website

理大227個項目通過優配研究金及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獲撥款共1.95億港元資助

研究資助局公布2022/23年度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及傑出青年學者計劃(Early Career Scheme)評審結果,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共有227個研究項目,成功獲撥款約1.95億港元資助研究,按本年度獲資助項目數量及金額,理大在本地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中排第三位。 在2022/23年度優配研究金方面,理大有209個項目獲批資助,共涉約1.82億港元。當中在工學程類別的研究範疇,理大成績顯著,獲批項目數量及資助金額上均領先,有88個項目獲撥款約8700萬港元,佔該類別範疇的總撥款金額30%。   學科小組 / 科目範圍 獲資助項目 獲資助金額(港元) 生物學及醫學 23 25,700,000 商科 28 14,170,000 工程學 88 87,203,000 人文學及社會科學 32 26,738,000 自然科學 38 28,681,000 合計 209   182,492,000     (來源: 2022/23年度優配研究金)   在2022/23年度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方面,理大有18個項目獲批資助1290萬港元。當中8項屬於工程學、4項屬自然科學、3項屬商科、2項屬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另外1項屬於生物學及醫學。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為我們的研究人員自豪,他們展示眾多高質素的研究,飛躍表現令人鼓舞,今次的優秀成果能鼓勵及幫助學者進一步拓展研究工作。」 優配研究金目的是為表現卓越或潛質優厚的學者提供額外資助。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於2012/13年度成立,旨在培育新進學者。審核準則包括科學及學術價值、原創性、能否應用於社會、文化或經濟方面等。    

2022年7月15日

獎項及成就

20220713PolyUsCoordinatedProjectinDevelopingSustainableEnvironmentAwardedThemebasedResearchScheme202

理大李向東教授帶領研究「剖析空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獲2022/23年度主題研究計劃撥款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推動先進技術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由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環境科學和技術講座教授李向東教授領導的「剖析空氣污染與公共健康之關係以實現變革性的空氣質素管理」研究項目,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2/23年度主題研究計劃(第十二輪)撥款支持。該項目的長遠目標是為決策者建議更有效和更精確的控制措施,以減輕空氣PM2.5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及疾病負擔。 對人群健康造成威脅的空氣污染中,以微細懸浮粒子(PM2.5)危害最大,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吸入相同質量濃度的PM2.5可引致程度不一的健康後果。然而,確定PM2.5的關鍵有害成分及其來源是一項懸而未決的科學難題。得益於環境毒理學和分子流行病學的近期發展,這一瓶頸有望取得突破。在現有PM2.5全球監測網絡的支持下,研究團隊將選擇代表不同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城市作為研究對象。 有關研究預計將產生更加詳實的科學證據,揭示誘導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發作的PM2.5關鍵有害成分及其來源,並評估針對PM2.5有害成分來源的控制策略,與針對質量濃度的傳統策略相比的收益與成本。通過該研究成果,將提出因地制宜的空氣質素管理方案,從而更經濟、更有效地保障公眾健康。本項目的預期成果包括1) 香港修訂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的算法及健康建議、及2)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提供新的科學依據。 李教授表示:「團隊有數名成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素顧問專家,我們將定期舉辦研討會,與各持份者探討精準控制PM2.5高危害成分及其來源的策略。我們將不斷匯聚新科學證據,透過顧問專家組傳達給其他地區和國際機構,為世界各地制定因地制宜的空氣質素管理政策提供參考。本項目的側重點是PM2.5的短期健康影響,但是所建立的研究平台及方法未來可拓展到PM2.5的長期健康影響的研究,例如肺癌和神經退行性病變等。」 研究結果亦會兼顧碳中和目標下的不同減碳情境,將有助於改善空氣污染和減緩氣候變化,带来健康共同利益,實現空氣污染控制和減緩氣候變化協同健康效益的最大化。香港和大灣區的成功經驗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全球參考的案例。項目亦致力培育新一代跨學科的科研人員,推動環境健康研究和教育的長遠發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全球公共健康兩大漸趨同步的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研資局公佈 2022/23年度主題研究計劃的資助結果。 八項傑出的研究項目獲批出撥款合共超過3.06億元,其中2.7億元由研資局提供,約3,600萬元由相關大學撥款。  

2022年7月14日

獎項及成就

20220707-1

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牽頭,旨在通過長期並深入的戰略合作關係,建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科研力量和技術合作團隊,務求進一步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先進空天推進技術是一個面向未來且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領域。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採用優勢互補的常設合作形式,共建「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這個為期五年的合作計劃涉及多個共同研發項目,瞄準全球航空與航天推進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專注研發關鍵技術,提升該領域的工程研製能力。 雙方於 7 月 4 日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代表簽訂合約,並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見證簽署儀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是中國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中心,被譽為『中國航天動力之鄉』。理大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緊密合作,支持國家的深空探測及研究。這項新的合作有利於中國民用航空航天、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理大很榮幸能繼續為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說:「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擁有領先國際的航天及航空推進技術研究基礎和設計經驗,專業配套齊備,人材資源充沛。『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知識交流平台,對促進該領域的研究和技術發展大有裨益。」 除多項聯合研究項目外,是次合作也致力培養一批面向未來應用的高水準跨學科專家,藉此構建航天領域的專家庫。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這次合作提供了更多學術交流和 資源分享的機會,讓學者可更便利地參與各樣學術研討活動。計劃將以定點培養博士研究生及訪問學者等方式培育航天推進技術領域的高技術人才,研究團隊亦能參與範圍廣泛的聯合研究計劃,共同研發重大項目。」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稱:「新的聯合研究中心將把理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作推向新高,有助雙方締結更長遠和全面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支持國家於該領域的重大需求和科研計劃的實施。」 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於理大致力滙聚各學院和業界的專家,帶領航天及航空工程領域的發展,於相關的學術研究和業界合作方面都擁有卓越的往績 和扎實的基礎。學系在高超聲速發動機技術、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燃燒等先進技術方面的研究享譽全球。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創建於 1965 年,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家核心航天科研單位之一。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現有 11 個成員單位,擁有先進的科研、生產和試驗設備。作為我國唯一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的專業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為我國的深空探測和航天建設的發展及現代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撐。

2022年7月7日

研究及創新

20220617

理大再多兩項研究獲智慧交通基金資助

智慧交通基金近日公布批出第四批共三個項目,總資助金額約1370萬港元。當中,有兩項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學者,獲撥款約1030萬港元。這兩個項目都致力於透過智能科技提升道路安全及交通便利,包括橋面安全評估及電動車輛充電管理系統。該基金自2020-21年度成立以來共批出十七個項目,當中理大獲資助項目數量排第一位,佔當中七項。 香港橋面效率和安全性的智能評估 由建築及房地產學系Tarek ZAYED教授帶領研究。此項目旨在開發一套多層檢查方法,探測混凝土橋面的表面及地下缺陷;並會開發一套使用無損評估技術建立的橋面智能效率評估模型,以提升道路安全。 運用車聯網技術及動態交通、電網和能源資訊,研發零排放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智能充電系統 由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曹孫亮博士帶領研究。此項目旨在建立一個智能充電能源管理系統,用以推薦電動車輛充電的地點、時間、和充電模式,以減少尋找充電設施的車程。 運輸署轄下的智慧交通基金,為資助本地機構或企業進行創新科技研究和應用,以便利出行、提升道路網絡或路面使用效率、和改善駕駛安全。受資助的創科項目須符合相關政府政策,包括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香港智慧出行路線圖》,以便在香港推廣智慧出行。

2022年6月21日

獎項及成就

20220614-YIRA News Banner_Main Banner Option 2

理大舉行首屆「青年創新研究者獎」表揚有傑出表現的六名年輕創新者

理大舉行首屆「青年創新研究者獎」表揚有傑出表現的六名年輕創新者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追求及創造卓越研究,提出實際可行的創新科技及方案以應對全球挑戰,並培育年輕人才。理大首次舉辦的「2022青年創新研究者獎」,旨在表揚理大35歲以下的年輕研究人員,肯定他們的創新研究為社會及經濟帶來正面影響,並著實推動科研進步,轉化技術為社會建設更美好將來。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擔任今次獎項評審委員之一,「很高興看到理大的年輕創新者,在追求創新及研究上一直如斯熱情及堅毅。通過這個獎項,不僅表彰具有高度潛力的年輕人才,更希望鼓勵和培養校內的創新精神,激勵更多新的科學發現,造福社會及世界。藉此祝賀獲獎者,並向所有參與者表示感謝。」   首屆「青年創新研究者獎」共有六名得獎年輕學者,分別來自不同學科,研究領域及其應用層面廣泛。請參閱以下詳情︰ 得獎者 / 職位 學院/部門 研究領域 梁敬池 博士 助理教授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光響應兩親分子的超分子機器人系統 魏敏晨 博士 副教授 建設及環境學院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 基於人眼視覺感知的照明與影像系統解決方案 陳子斌 博士 助理教授 工程學院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基於新一代存儲器應用的鐵電材料研發 Daniel Keith Elkin 先生 助理教授 設計學院 大澳行人交通監測項目、棚屋三維掃描項目、擬建大嶼山保育基金鄉村振興項目 勞子桓 博士 助理教授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基於能源和可持續應用的多核固體原子催化劑 陳思 博士 助理教授 人文學院 中文及雙語學系 自閉症兒童的機器人輔助訓練  

2022年6月16日

獎項及成就

BOWL0878 news

理大與盈科瑞(香港)合作研發以中醫藥爲本的新藥

理大擁有強大的中醫藥科研團隊。香港理工大學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與盈科瑞(香港)創新醫藥有限公司,宣佈成立「香港理工大學-盈科瑞創新藥物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獲盈科瑞(香港)慷慨支持一千萬港幣,旨在未來五年開發以中醫藥爲本的創新藥物,防治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失智和眼部疾病。 雙方於2022年6月15日在理大舉行合作協儀簽署儀式,象徵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 趙汝恒教授與盈科瑞(香港)創新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春暉博士在理大校園簽署合作協議。見證人包括:理大副常務及學務副校長 黃永德教授、副校長 (教學) 黃國賢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長 陳清焰教授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院長 黃維揚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 周銘祥教授、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黃文秀教授、盈科瑞(香港)創新醫藥有限公司 于風娟博士及線上見證的盈科瑞代表:北京盈科瑞創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保獻教授、總裁 張宏武先生及盈科瑞(橫琴)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毅生教授、盈科瑞(香港)創新醫藥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扈靖博士。 希望通過與盈科瑞緊密合作,聯合實驗室能結合國家整體發展,把握戰略機遇,在醫療和醫藥行業需求激增的情況下,進一步推進藥物開發和研究。 關於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 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成立於 2021 年 10 月,是香港理工大學的高等研究平台。中心匯集來自七個部門超過四十位科研人才,致力推動影響深遠的跨學科中醫藥研究,為闡明傳統中醫藥理論以及提供科學實證,促進學界、業界及公眾對傳統中醫藥的理解。請瀏覽 https://www.polyu.edu.hk/rcmi ,了解更多資訊。 關於盈科瑞(香港)創新醫藥有限公司 盈科瑞集團是一家集研發設計、中試孵化、成果轉化於一體的新藥研發機構。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昌平區中科雲穀園,是國內具有中藥特色優勢的新藥研發機構。盈科瑞集團致力於新藥研發二十年,目前已形成自主研發為主,同時開展對外項目承接、技術諮詢與服務的多業務運營和管理模式。公司在國內下設多家子公司,業務包括中藥版塊、化藥創新藥版塊、醫學版塊、中試生產和國際業務五大版塊;建立了涵蓋立項、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註冊申報及產業化等全鏈條研發體系;搭建了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新藥、經典名方、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四大研發中心,建設了多個新製劑技術平臺。 未來計劃 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重點活動,天然藥物研討會(Botanical Symposium),將於2022年12月2日以混合模式舉行。屆時國際及國內知名學者,將聯同理大科研人才,分享科研結果、探索以創新手法進行中醫藥臨牀及臨牀前研究的趨勢和機遇。 活動詳情將於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公佈,敬請期待!

2022年6月15日

研究及創新

20220614 - MTR MoU

港鐵公司、港鐵學院與香港理工大學三方合作 專注鐵路科技應用及智能維修方案研發

港鐵公司及港鐵學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建立夥伴關係,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會專注研發先進創新的鐵路科技,以及推動智慧鐵路資產及車務管理和智能維修。 備忘錄為三方訂立了探討創新方案及科技應用的框架,憑藉港鐵公司及港鐵學院在鐵路方面的專長,以及理大在智慧鐵路科技的實力,進一步利用智能遙感技術提升鐵路營運及智能維修的表現。合作範圍包括探索監察鐵路資產及評估資產狀態的智慧方案、探索成立鐵路科技應用聯合實驗室,以及進行與改善車務營運環境相關的研究項目,例如車站人流管理等。 備忘錄在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及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見證下,由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港鐵學院署任校長鄭惠貞女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簽署。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表示:「港鐵公司積極推動『變.造未來』的企業策略,在各服務和營運範疇積極應用科技。公司銳意在應用創新科技投放大量資源,並希望透過與大專院校合作,促進香港的智慧鐵路發展,讓香港繼續前行。」 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說:「港鐵一直致力在不同範疇持續提供優質服務。我們十分期待與理大這間在鐵路科技方面擁有卓越學術及研究成就的院校合作,共同研發智慧方案及應用為本的新科技,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素。我們亦期望是次合作可以為青年人才創造機會,鼓勵他們運用創意及創新能力。」 港鐵公司、港鐵學院與理大多年來一直在鐵路科技及發展鐵路工程專業知識等領域合作,包括開展在港鐵鐵路路軌範圍應用光纖傳感技術項目研發。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表示:「我們十分高興與港鐵公司進一步發展合作夥伴關係。理大一向十分重視科研,致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並與業界緊密合作,在不同領域研究創新,回應社會的需要。」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指:「我深信理大在智慧鐵路和智慧城市的科研實力,透過今天與港鐵公司和港鐵學院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將可以獲得更多應用轉化的機會,推動智慧鐵路科技創新,為香港、國家以至世界的福祉作出貢獻。」 港鐵公司已為未來幾年預留超過三億港元用作投資於初創企業,未來亦會繼續為同類型的項目撥款。

2022年6月14日

研究合作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