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于第50届日内瓦发明展再创佳绩 囊括36奖项 展现卓越科研实力与创新潜能
2025年4月13日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全球享负盛名的第5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发明展)勇夺36项殊荣,成绩斐然,充分展现理大团队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全球影响力。
理大33个参赛项目成功夺得36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10个评审团嘉许金奖、八个金奖、11个银奖 、四个铜奖,以及一个特别优异奖,当中两个获奖项目为理大眼视觉研究中心(由理大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成立)的研究成果。理大一直以来积极与业界开展合作,另外亦有两个分别与港铁公司和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的合作项目于今次发明展获奖。
其中,由理大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所研发的「用于嫦娥五号及六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之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荣获沙特阿拉伯卓越创新奬—教育部大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该项目是首个通过太空认证的同类型机械人采样及自动封装系统,分别应用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采集了超过1.5公斤和1.6公斤的月壤样本。在嫦娥六号任务中,装置更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
另外,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光电子讲座教授谭华耀教授及其团队的「听见希望:智能传感系统赋能听觉重建手术安全升级与精准化突破」项目夺得泰国最佳国际发明奬与创新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这个医疗装置在电极数组中嵌入光纤传感器,有效提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精确度并减少创伤。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亦亲身前往日内瓦出席颁奖典礼支持理大的参赛团队及初创,并在台上分别颁发「香港理工大学奖」与「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创新发明奖」奖项。
赵教授表示:「理大在今年发明展上取得的卓越成就,成绩令人鼓舞。参展项目充分展现了理大在不同领域的科研和创业实力,结合前瞻思维与尖端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不但印证我们将创新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能力,更激励大学团队继续追求科研突破,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福祉作出长远贡献。」
今年理大获奖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视觉与眼睛健康、工程、超精密加工,及绿色科技等,展现理大在发挥医工结合的优势,推动医疗科技发展的潜力。理大在医工结合领域拥有卓越实力,汇聚顶尖科研团队,致力于将工程技术与医学应用无缝融合。理大的创新研究成果涵盖智能医疗设备、生物材料、康复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具雄厚实力发展好第三所医学院。理大于是次发明展不仅展示出尖端科研成果,更为技术商品化搭建平台,促进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作为创新创业的先驱,理大致力培育初创企业与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今年获奖团队中包括13间理大初创公司。理大透过其独有的PolyVentures初创生态系统,至今培育了逾500间初创企业,当中包括两间上市公司、三间独角兽企业及25间小马企业。
今届发明展吸引逾千个来自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项目参展。如欲了解理大参展发明的详情,请参阅附件或浏览理大知识转移及创业处网页。
得奖项目 |
发明者 |
奖项 |
---|---|---|
用于嫦娥五号及六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之表取采样執行装置
|
容启亮教授 |
沙特阿拉伯卓越创新奬—教育部大奖 评审团嘉许金奖 |
听见希望:智能传感系统赋能听觉重建手术安全升级与精准化突破 |
谭华耀教授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光电子讲座教授,光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泰国最佳国际发明奬与创新奖 评审团嘉许金奖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无创螢光血管成像技术开发 |
施丹莉博士 |
法国与欧洲发明家联合会-法国发明家特别奖
评审团嘉许金奖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无创螢光血管成像技术开发 |
严锋教授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适用于航天器的智能灭火系統 |
黄鑫炎教授 理大建築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理大初创「连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二氧化碳驱动超疏水碳汇混凝土 |
潘智生教授 理大安礼信土木工程教授、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环保建材讲座教授兼系主任、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用于全封闭环境的高度集成无线超声波电动机系统 |
邹国棠教授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装备的高效GaN功率变换器模组 |
刘伟教授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高效无刷双转子对转风力发电系统 |
牛双霞教授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SweatMD:健康监控穿戴式汗液传感器 |
寿大华教授 理大兴国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利民先进纺织科技青年学者、时装及纺织学院副教授 |
评审团嘉许金奖 |
雷达天线罩评估及传输测试系统 |
Robert Voyle先生 |
金奖 |
基于新型三维尾流模型的多目标风电场最佳化偏航控制系统 | 杨洪兴教授 理大建築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 |
金奖 |
人工智能数码分身实现智慧建築管理 |
肖赋教授 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副院长、建築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及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
金奖 |
多模式光学表征干涉仪 |
张志辉教授 |
金奖 |
智能结构安全监测系统(LiFY-S) |
黄文声教授 |
金奖 |
拓朴学设计人工蚝礁 |
陈德强先生 理大设计学院校友、 理大初创「 Team Orz Limited」工程师 |
金奖 |
行为识别方法、装置及穿戴式装置 |
何明光教授 理大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陶婉英博士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
金奖 |
眼睛晶片装置 |
周丽苹博士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及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研究)、InnoHK眼视觉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理大初创「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Chau-Minh PHAN 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眼科视光及视觉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InnoHK眼视觉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理大初创「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
金奖 |
城市 「最后一厘米」无人机配送方案 |
黄海龙教授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
銀奖 |
IHAC薄膜:智能除湿与大气水收集的双功能薄膜 |
严晋跃教授 |
銀奖 |
天秤佈局智能设计平台 |
王栋博士 |
銀奖 |
基于人工智慧的多模态Transformer铁路障碍物入侵检测系统 |
倪一清教授 |
銀奖 |
肺部放射治疗专家:高级放射治疗支援系统 |
蔡璟教授 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理大初创「放疗视界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
銀奖 |
虛拟病人模拟系统 |
陈颖志教授 |
銀奖 |
情绪朋友 |
王佳教授 |
銀奖 |
视疲劳监测仪:透过穿戴式装置及深度学习技术探索视觉健康 |
陈燕先博士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助理教授(研究) |
銀奖 |
亮星星:手机AI验光仪 |
杜志伟教授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副教授 倪恩恩教授 理大电子计算学系副教授 |
銀奖 |
仿生纳米平台用于精准治疗视网膜病变 |
杜志伟教授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副教授、InnoHK眼视觉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何以文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药剂学院教授、InnoHK眼视觉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
銀奖 |
Wellsees角膜塑形镜 |
刘其杰博士
深圳威尔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章静先生
深圳威尔视有限公司公司始创人
纪家树教授
理大视光学系院系主任、深圳威尔视有限公司公司联合创始人 王兴政博士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深圳威尔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
銀奖 |
缝合锚肌腱一体化移植物 |
柯岱飞教授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 |
铜奖 |
商用厨房高效自洁式油煙净化系统 |
李顺诚教授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理大初创「雅绿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李欣蔚博士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博士后研究员、理大初创「雅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韩舒文博士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校友、理大初创「雅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
铜奖 |
采用聚乳酸面料、拉胀纬编针织结构及人体工学设计的次世代运动服 |
赵艾琳教授 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院长、利民时装綜合策略及领导教授、理大初创「遨瀚国际有限公司」顾问
|
铜奖 |
3D打印微晶结构织物 |
姜绶祥教授
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 |
铜奖 |
***完***
详情查询
杜漪红女士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助理总监
- 3400 2808
- idy.to@polyu.edu.hk
详情查询
黄炜殷女士
理大传讯及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 3400 3853
- anniewy.wong@polyu.edu.hk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