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研发便携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 即场检测快速达致准确结果

2022年4月12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 (中) 对由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教授及系主任叶社平教授(左一)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李铭鸿博士(右一)带领的研究项目─「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感到鼓舞。

由理大研发的「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体积轻巧,仅重约2.4公斤,体积为21厘米× 21厘米× 10.5厘米,且配备内置电源,充电后便可使用,方便于实验室以外的环境操作。

阳性样本(右)的金纳米粒子会沉淀,而阴性样本(左)会保持分散,整个检测约40分钟内完成,检测结果亦可凭肉眼辨识。


过去两年多,新冠疫情为社会及个人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后疫情时代」,除了须要继续加强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完善的个人健康及环境卫生管理亦非常重要。一种精准丶便捷的病毒检测方法,对「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尤其关键。

感谢食物及卫生局对理大的信任,透过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拨款,让理大得以发挥跨学科的力量,全力支持和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惠及社群。

赵汝恒教授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

2020 年,理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获医疗卫生研究基金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Fund) 拨款逾 270 万港元,开展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检测仪)的研究。在过去一年半,团队利用反转录恒温环状扩增法(RT-LAMP)及金纳米粒子(作为核酸扩增显示剂),成功进行精准的新冠病毒检测。临床样本测试结果与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标准完全吻合。

检测仪可同时放置六个样本,撇除两个阳性及阴性对照样本之外,可同时检测最多四个样本。采集样本后,即可使用检测仪在现场进行检测,无需将样本送回实验室。该仪器会营造摄氏65度的恒温状态,其内置的光学装置,能侦测到金纳米粒子的沉淀情况(阳性样本会沉淀,而阴性样本会保持分散)。相关数据会透过蓝牙即时传送到手机,并以软件进行分析并显示结果(图片二)。在 10 至 20 分钟之间,萤幕上显示的光学数据若呈现上升趋势,即代表该样本为阳性,数据上升速度愈快代表样本的病毒含量愈高,这意味着在 25 分钟内,可以确认阳性样本,而整个检测约 40 分钟内完成,检测结果亦可凭肉眼辨识(图片三)。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对是次研究的成果感到鼓舞,他表示∶「感谢食物及卫生局对理大的信任,透过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拨款,让理大得以发挥跨学科的力量,全力支持和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惠及社群。」

带领是项研究的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及系主任叶社平教授指出∶「研究的关键在于金纳米粒子显示剂,透过我们研发的检测仪进行的检测,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能达致百分之一百,与现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黄金标准』看齐。」

检测仪另一特点,是可于实验室以外的环境操作,且配备内置电源,充电后便可使用,并能在采样后即场完成整个检测程序。团队成员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李铭鸿博士解释∶「团队所作的环境样本测试,已成功利用恒温环状扩增法,不用另外萃取核酸,倍大核酸用作检测,大大缩短检测时间,不必使用实验室内的大型核酸检测仪器,在体积细小的检测仪内已能做到准确的核酸检测。即使病毒量低,精准度也不受影响。团队快将展开以人类的原样本 (未有萃取核酸) 进行的测试。」

李博士补充,检测仪可用于检测人类及环境样本,亦能检测不同的病毒和细菌 (配合相应引子),检测成本亦相对RT-PCR为低。团队冀将研究成果转移,与业界合作将技术在社区普及应用,特别是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检测结果的地方,例如: 机场丶检疫隔離设施丶安老院舍丶诊所丶口岸丶食肆丶商场丶学校丶体育及康乐设施等,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管理之馀,亦有助相关机构制定适切的防控策略,减低社区感染风险。

 

***完***

详情查询

甘家慧女士

传讯及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