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hoto

理大欢迎特区政府发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欢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表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发展纲要》),为河套香港园区订下全面的发展方略,并提出多项创新便利措施,促进港深两地创科人才和资源交流,这将有助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创科枢纽,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并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大一直致力培育创科人才,并与海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创科平台、公营机构、企业及工商界广泛合作,推动创新创业及科研成果转化,将与特区政府及相关持份者紧密合作,配合香港园区的发展。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发展纲要》阐明香港园区的发展方略,研究试行专属的创新便利措施,以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把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理大对此深表认同和支持。跨境便捷和高效流动是河套合作区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这有助把港深两地的优势释放出来;若政策可行,未来更可以逐步推广至大湾区其他城市,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理大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并拥有优越的科研设施及实验室,其中包括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四所中科院与理大联合实验室,以及逾30个大学研究中心,针对崭新而具备优势的科研领域,涵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等领域。2022年,理大更成立了大湾区规模最大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理大高等研究院,辖下共设有19所研究院及研究中心。理大亦在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设立了三所研究中心,最近更获得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成立了八所赛马会创科实验室。 理大亦助力香港壮大科研人才库,目前全校共有逾7,000名教职员、研究人员及博士研究生,大学亦积极聘请海外知名学者加盟,其中包括透过特区政府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聘用了13名国际知名学者领导多个创新科研项目。理大今年共有355名学者跻身史丹福大学全球首 2% 科学家排行榜,上榜人数在本港院校中排名第三。 此外,理大的PolyVentures创业生态系统为矢志创业的理大学生、校友和学术人员提供全面的支持,至今已培养出逾500 家初创企业及逾 7,600 名创业家。最近,理大与八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策略伙伴联盟,携手培育创科创业领导人才,协助初创企业孵化和加速成长。理大亦在内地多个主要城市成立技术创新研究院,借助内地丰富的应用场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并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   ***完***  

2024年11月21日

其他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C0149

理大于首届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位列全球第29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施密特科学研究员项目(Schmidt Science Fellows)最新公布的首届跨学科科学排名中取得佳绩,位列全球第29位,印证大学在推动具影响力的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上的投入和贡献。 排名涵盖全球92个国家及地区共749所大学,以11项指标分析各大学在研究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其投入、过程及产出三个阶段的表现。其中,理大于研究投入方面表现出色,肯定了大学积极投放资源及拨款支持跨学科科研项目的努力。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我们欣悉理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中创出佳绩,反映大学在推动具影响力的创新与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备受国际认可。理大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以具特色的全人教育理念为社会培育人才,通过需求驱动的科研造福社会。未来,大学将继续在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加强与全球各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为促进跨学科创新,大学早前成立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积极探索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响应全球当前面对的各种挑战。PAIR辖下设有19所研究院和研究中心,致力推动在人工智能、碳中和、深空探测、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前瞻领域的跨学科协作研究。 有关泰晤士跨学科科学排名的详情,请浏览: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interdisciplinary-science-rankings   ***完***

2024年11月21日

成就 大学策划处

Photo 1

理大举办航天航空科技创新高峰会 正式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 助力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于校园举行「航天航空科技创新高峰会」,汇聚航天航空技术和创新领域的政商领袖、研究人员和业界人士,在各个专题分组论坛上分别聚焦深空探测、火箭和卫星技术、新太空经济、低空经济、初创机遇等重要议题,共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探讨创新航天方案,吸引近千名全球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与,超过50位讲者分享他们对航天航空科技的真知灼见与研究成果。 开幕典礼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女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国际宇航联盟执行总监 Dr Christian FEICHTINGER、中国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李婷婷女士、立法会议员李浩然议员、邱达根议员、洪雯议员、尚海龙议员、黄锦辉议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杨德斌先生,以及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为活动揭开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教授,以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总监Ms Aarti HOLLA-MAINI亦通过视频致辞祝贺峰会顺利举行。 滕锦光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理大致力于促进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去年,理大成为香港首个加入国际宇航联盟的高等教育机构,该联盟拥有来自全球77个国家、超过500家领先企业会员。上月,理大科研团队也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展示了七项前沿研究项目。理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7位,并以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为定位,将继续运用我们在科学、工程和研究方面的实力,为航天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高峰会下午的五个专题分组论坛,分别以「探索企业家如何利用科研成果把握太空经济机遇」、「香港低空经济发展」、「工程—低轨道卫星和火箭」、「太空探索:科技与科学」及「太空商业化」为主题,促进与会者就技术创新及发展、行业趋势及应用等范畴交流意见。 专题分组论坛另一亮点为理大与两个业界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太空商业化」论坛,理大与创星汇(香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太空科技的发展,并将合作创立一个「航天产业发展加速器」,为新太空经济及相关产业培育未来人才。 推动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学术研究和技术转移 在「香港低空经济发展」论坛,理大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就促进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和技术转移开展合作。同场,理大举办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邀请到立法会议员兼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佩帆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副会长、智慧城市联盟创办人及荣誉会长邓淑明博士主礼。 理大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举行成立仪式,理大亦已开设低空经济硕士课程,将于2025年9月开课。 赵汝恒教授致辞时指:「低空经济正是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理大积极支持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的发展,包括城市景观中的无人机包裹递送和无人机运输系统。在人才培训方面,理大亦将于2025年9月开办低空经济硕士课程,独特的跨学科课程兼顾技术研究及商业营运,教学内容涵盖航空硬件方面的飞机设计,至民航软件方面,包括空域管理、航道规划、货物以及人流运输,全面培育低空经济所需的专业人才。」 理大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汇集来自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土地测量及信息学系、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物流及航运学系的专家学者,专注于两个关键领域:基础设施部署与低空空域营运,以及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的开发。第一个领域旨在有效设计和管理低空空域,确保其安全高效的使用。第二个领域则聚焦于开发先进技术,确保飞行器能够在低空空域中,即使在挑战性的情况下,也能安全飞行。研究中心目前已展开研究低空空中交通管理、利用无人机运输货物等项目。透过应用研究,理大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将提出针对在香港使用无人机的操作守则,并联同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提出修改或制定新法规的政策建议。 「工程—低轨道卫星和火箭」论坛邀请到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斌先生到场分享。  理大深空探测中心及土地测量及信息学系合办「太空探索:科技与科学」论坛。 航天航空科技创新高峰会展现理大在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科研实力和优势,理大将继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与高等教育界、研究机构和业界伙伴紧密合作,以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创新。   ***完***

2024年11月19日

活动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5_combined

理大表扬四位杰出校友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颁发「2024年杰出理大校友奖」予四位优秀毕业生,以表扬他们在所属行业的出色表现,以及对母校和社会的贡献,是理大为香港丶国家及世界培育领袖的最佳例证。 「杰出理大校友奖」旨在表彰理大及其前身院校的模范毕业生,包括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丶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和香港理工学院的校友。 「2024年杰出理大校友奖」获奖者分别为(按英文姓氏排序): 蒋东强先生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沈鹏博士 北京水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施伟斌先生 英达公路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 姚柏良议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旅游界)丶香港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者简历请参阅附件) 大学奖项的评选委员会主席为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GBS,JP。当然成员包括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BBS,JP,以及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MH。其他成员包括理大校董会成员李锦雄工程师丶理大大学顾问委员会荣誉主席锺志平博士,GBS,JP丶杰出理大校友协会会长谭伟豪博士丶工程师,JP,以及理大校友会联会会长游国辉工程师。 「杰出理大校友奖」於1996年首次举办,至今共有109位获奖者,以嘉许他们对所属界别的卓有建树,以及积极为母校和社会作出贡献。 颁奖典礼将於 2024年12月16日举行。   *** 完 ***

2024年11月19日

活动 校友事务处

Photo 1

理大中华文化节「2024年港澳和内地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交流展演」圆满举行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日前(11月16日)於蒋震剧院成功举办「2024年港澳和内地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交流展演」。来自港澳及内地逾40位大学生,透过朗诵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活动旨在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欣赏水平,并推广朗诵艺术和中华文化。 是次活动是贯穿全年的「理大中华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理大丶江苏师范大学及澳门大学联合主办,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协办,并获国家教育部「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万人计划)」支持。理大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丶江苏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杨亦鸣教授丶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教授及理大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联同一众嘉宾为活动揭开序幕。 黄国贤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一直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荟萃各界优秀学者,培育多方人才,贡献香港丶报效祖国。理大去年成立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推广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和研究。透过是次交流展演,与江苏师范大学丶澳门大学,以及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合作,凝聚师生丶校友和各界友好,让大家沉浸於优秀的中华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此外,理大亦邀请江苏师范大学的师生主持「语言文字艺术工作坊」,让参加者体验经典诗文丶戏剧丶手语丶汉服及书法等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中华文化。 有关理大中华文化节的最新资讯,请浏览: https://www.polyu.edu.hk/tc/cpeo/chinese-culture-festival/ ***完***

2024年11月18日

活动 人文学院

cover

理大与蔚来汽车携手合作推动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及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周五(11 月8 日)于上海蔚来汽车国际业务总部及全球量产车研发中心进行,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软材料及器件讲座教授、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副院长、材料与器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郑子剑教授及蔚来汽车电池系统副总裁曾士哲先生代表双方签署。 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在科技研发与科研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理大及蔚来汽车的科研人员将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的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联合研发,以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 郑子剑教授表示:「理大一直以来致力于让我们的科研成果与内地的产业链及市场紧密结合,共同造福社会。此次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将促进我们的成果转化,助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曾士哲先生表示:「蔚来一直保持着对全球最前沿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探索,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和更美好的未来。此次与理大的合作,让我们校企联动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由郑子剑教授团队领导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下一代动力储能电池复合集流体的中试与量产」于今年五月成功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首届「产学研1+ 计划」的资助,重点开发一款超轻、超薄、柔性且强韧的导电复合薄膜,可应用于商用锂离子电池及未来固态锂电池中的集流体,以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完***

2024年11月18日

活动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Photo 1

理大与中旅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 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产业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旅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和奖学金捐贈协议,双方将透过产学研合作形式,携手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加强对旅游科技人才的培養,并开拓前沿科技在旅游业的应用。 合作备忘录暨奖学金捐贈协议签署仪式日前(11月13日)于理大校园举行,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中旅集团董事长王海民先生及中旅集团总经理范雲军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及中旅集团副总经理简易先生代表双方签署。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代表、中旅集团有关部司负责人和一众嘉宾,聚首一堂见证仪式。 此次合作结合理大在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和多个新兴领域的学术及科研成就,以及中旅集团在旅游业的全産业链优势,双方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元宇宙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从而提升旅行体验和服务質素。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旅集团向理大慷慨捐贈「香港中旅集团『数智旅游』专项奖学金」,支持大学培養同时具备酒店及旅游业管理专长,以及电子计算、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科技知识的人才,并将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装备学生迎接行业挑战。 滕锦光教授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中旅集团歷史悠久,在行业享负盛名,是旅游旗舰企业。理大作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在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和人工智能等学科擁有世界级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更在今年初成立了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应对旅游业转型面对的需求和挑战。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期望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推动香港数字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国家建设旅游强国。」 王海民先生表示:「理大作为享譽世界的百强名校,擁有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端的人才储备,酒店管理、人工智能等学科排名前列。中旅集团作为旅游央企和駐港央企,擁有『吃住行游娛购』全产业链綜合优势和紮根香港近百年的区位优势。期待以此次签署仪式为新起点,双方在新技术赋能旅游产业、旅游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共同推动香港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 理大与中旅集团的合作标誌着双方共同推动香港数字化旅游业转型和发展的崭新里程碑,并期待藉此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与新机遇。 ***完***

2024年11月15日

活动 拓展事务处

for website

理大学者凭先进感应人工智能研究 荣获「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

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在不同领域启发新洞见,从而推动创新并改变我们对复杂系统的理解。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凭藉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 理大理学院副院长(科研)丶应用物理学系教授柴扬教授对研发人工智能感应技术的贡献备受认可。他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在开发仿生感算融合计算范式方面,使人工视觉传感器能够直接在传感器内处理信息。 该奖项表彰柴教授的创新科研,减少频繁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计算单元的需求,提高计算效率,并丰富传感器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功能。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荣幸获得这个殊荣,这肯定了我们的优秀学者在人工智能感应科技的卓越成就。理大的前瞻性创新研究令人鼓舞,并为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我们期盼这些创新成果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每年评审一次,主要面向香港科技创新重要领域,设立五个奖项,获奖者可获港币200万元。自该奖项举办以来,理大连续三年丶合共有六名科学家获嘉许,涵盖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丶「金融科技」丶「生命健康」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 柴教授在感应人工智能系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克服了耗能丶延迟和数据压缩方面的关键挑战,增强了决策能力和情境感知,同时改善了安全性和私隐度,释放了感应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潜力。为实现复杂视觉信息的高效处理,他在神经形态器件方面,研发了新型的器件硬件架构和优化技术,使先进的感应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移动设备丶物联网传感器及边缘计算中应用,为智慧城市丶自动驾驶车辆及工业自动化等发展引领革新。 受到自然生物感知系统的启发,他的研究团队致力於探索如何通过新型硬件设计将感知与处理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模仿生物视觉系统,该团队开发了能够提高图像识别准确性丶适应极暗/极亮光照以及不同波长,并能够灵活感知动态运动的视觉传感器。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是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丶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公益性奖项,旨在奖励在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和科硏团队,认可他们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 ***完***

2024年11月15日

成就 应用物理学系

Photo 1

理大与清华大学携手成立「STEAM联合实验室」融合艺术与科技引领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艺科)宣布成立「STEAM联合实验室」,双方将融合各自的科技研发和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推动跨学科研究丶技术革新和人才培育。此为理大首个与清华大学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标志着两校迈向新的里程碑。 此STEAM联合实验室将涵盖科学丶技术丶数学和工程等传统学科的STEM平台内,增加结合艺术和设计学科(Art & Design)的创新研究。它还将透过举办研讨会和各种推广活动,积极推动STEAM专业教育和技术发展,强调整合艺术设计与STEM的融合,促进创新丶经济成长和社会福祉。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理大代表前往清华大学参加签署仪式。合作备忘录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丶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代表双方签署。 此项合作将充分发挥两校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集中关注艺术与设计范畴及其社会应用的影响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将共同努力,STEAM联合实验室致力培养创新技术的文化氛围。 STEAM联合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为理大设计学院教授及理大未来(关怀)移动研究中心主任王佳教授和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研究重点涵盖人工智能与设计丶智能交互系统丶可持续设计与科技丶创新教育方法丶数据驱动设计和人机共生设计。 理大未来(关怀)移动研究中心以设计为主导的创新平台,一直致力於开拓突破性的研究,积极融合跨学科丶前沿科技丶STEAM理念及创新设计方法,以满足人类生活丶关怀和福祉,并在智能设计及互动体验等领域取得显着成果。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当代着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共同倡议下,於2001年5月成立。已故李政道先生为中心名誉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致力於搭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平台丶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同时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试验性探索。 联合实验室亦得到理大设计学院院长李健杓教授及理大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高级顾问容锦泉教授的支持。是次合作旨在推动 STEAM研究丶教育和产品开发,共建更可持续的未来。STEAM联合实验室将发展研究项目,引领学术界丶研究界和工业界之间的紧密协作,同时加强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双方整体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完***

2024年11月14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设计学院

Photo 1

理大项目促进土力工程跨层面利用机器学习 获欧盟与研资局研究合作计划支持

面对气候变化,地质基础设施的韧性是一项重要的全球任务。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一项研究推动在土力工程领域前沿引入机器学习和智能技术,并使其成为应对复杂挑战中不可或缺的新一代工具,获得欧盟与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合作计划2024/25 的支持。 获支持的合作项目名为「岩土工程韧性的智能化设计」,由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尹振宇教授带领,并与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的岩土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BOKU)副所长Enrico SORANZO博士合作进行。尹教授的研究获得497,600港元的资助,为期48个月。 土力工程的固有挑战,包括不同的岩土材料丶地质作用及其非线性交互复杂。现时因气候变化的影响丶极端天气事件越趋频繁,令克服这些挑战的难度增加。                                                                                                                                  此项目旨在训练下一代精通机器学习的土力工程师,并组成一个跨学科丶跨领域的团队,在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筑起桥梁。该团队将通过创新的资料驱动方法,共同开发基础设施设计的转型方案,包括隧道丶尾矿坝丶人工斜坡和堤防,以及土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测。 项目主要目标包括探索用於现场资料撷取的先进传感器技术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设计流程,以及实施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藉由将物理原理整合至机器学习模型,以提升岩土工程模拟的准确性。 这项目着重於针对特定挑战设计解决方案,量身打造机器学习方法,以解决隧道和尾矿坝等土工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此外,亦会聚焦改善土地灾害的监控和缓解,如山泥倾泻和地震,从而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尹教授表示:「透过采用这种跨层面的方法,这项研究的目标不仅是将机器学习应用於土力工程,还希望从根本上为土力工程引领革新,开创高效率丶可持续和具韧性的新时代。」 欧盟与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合作计划旨在推动欧盟与香港学者在两地共同关注的领域上合作,以取得世界级的科学成果。 ***完***

2024年11月13日

成就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