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81113_IMG_01

香港理工大學 - 阿里雲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理大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雲端運算平台阿里雲於11月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合作,特別是推動智慧城巿和智慧醫療的發展,期望通過將研究成果首先應用在香港,然後再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城市。   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儀式在理大校園舉行,由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教授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先生代表簽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處長郝銀星博士、理大校長唐偉章教授,以及一眾業界領袖代表也出席見證。唐校長在典禮上表示對於理大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非常高興,深信這次戰略合作,有助雙方在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   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教授(左)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先生(右) 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合作。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陳正豪教授致辭說: 「理大與阿里巴巴集團一直保持緊密的合作,參與了多個阿里巴巴的研究計劃、人工智能相關的合作和活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權重引用影響系數的數據分析,理大在全球十大人工智能研究大學中獲得全球第8位的佳績。理大與阿里雲結合雙方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科研優勢,定能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關係,在科研技術上取得實效成果。」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雲早於2017年已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域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系列,其中城市大腦及醫療大腦亦在其領域取得巨大成功。我們深信憑藉阿里雲強大的雲計算基礎設施、雲計算及人工智能技術,加上理大的科研能力,我們定必可以驅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普惠的技術改善人類生活。」   雙方並會探討成立聯合研究中心,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將研究成果商品化,共同造福社會發展。   在智慧城市的範疇上,雙方會致力將大數據及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等技術應用於公共交通管理及城巿規劃等方面。   至於智慧醫療方面,理大和阿里雲希望能以人工智能開發一系列先進而高效的應用科技,以減低相關醫療費用及失誤事故,並能協助診斷程序自動化,以及更精準地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醫藥配送。   自2016年以來,理大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緊密,展開了多個跨領域研究。理大和阿里雲將透過彼此的強大網絡,推動將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應用於不同領域,以促進香港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造福社會。   按此瀏覽新聞稿。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8年11月13日

研究及創新

20181025_IMG_01

理大與深大牽頭 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聯同深圳大學(深大)牽頭與十間院校和企業組成了「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協同創新中心),並於10月12日在深圳進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協同創新中心旨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協調發展,各方希望透過共同合作,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達致聯合共贏。 協同創新中心將致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軌道交通行業的創新技術發展,藉共建的平臺,促成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協同創新中心將因應大灣區內軌道交通建設與安全運維的重大需求,借力於創新科技,如智能感應及軌道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等,以提升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在安全運營與預警機制、性能維護、災害應急搶修與快速恢復等領域的績效。同時,參與方亦希望藉此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領域上的人才培養,以及促進區內與區外軌道交通科技發展的突破與成果轉化。 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表示:「憑藉『一國兩制』及國際化優勢,香港具備有利條件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的高等院校在科技發展、國際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平臺搭建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理大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科研項目,成績斐然。多年前,理大已參與國家登月計劃和高鐵建設的技術合作項目,近來更與大灣區內院校緊密合作,構建了區內首個國際化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研究平臺、成立了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及參與組成粵港澳超算聯盟。我們期待這次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能夠進一步發揮各合作院校的優勢,將創新技術應用到更多層面」。 深大校長李清泉教授表示,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成員單位包括了灣區內外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預示著一個多元化的合作的基礎,相信未來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果。深大杜彥良院士表示協同創新中心會結合大灣區軌道交通的發展需求,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現代交通體系網。 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備忘錄由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及深大校長李清泉教授代表兩間牽頭院校,與其餘十間院校和企業代表包括中山大學、廣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澳門大學、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諮詢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廣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簽署。簽署儀式邀請了廣東省教育廳邢鋒副廳長、國家教育部科技司明炬副司長致辭,以及各單位領導和行業代表出席。 按此瀏覽新聞稿。

2018年10月25日

研究及創新

20180718_IMG_01

理大—Axis Therapeutics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 研發創新癌症療法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與Axis Therapeutics公司(由兩家世界著名的生物製藥公司─   Athenex 及香雪製藥─合資成立的新公司) 攜手成立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推進轉化醫學的科研發展。研究中心將就免疫療法進行協作研究,以發展創新的癌症療法。 「理大—Axis Therapeutics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的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於七月十八日舉行,由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衞炳江教授、Athenex主席兼行政總裁劉耀南醫生,以及香雪製藥董事長王永輝先生代表簽署。 理大校董會主席陳子政先生在簽署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是次合作進一步加強理大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發展的工作和貢獻。理大致力推動轉化醫學的創新科研,將領先的研究轉化應用於實際生活,造福人類。在抗癌新藥研發方面,理大近年便開發及參與研發香港首三隻獲得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 批准研究性新藥申請(IND) 的新藥。 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衞炳江教授表示:「學界與產業合作碩果纍纍,開拓不少重要創新發明,如更有效的藥物和治療。理大將全力支持這次合作,著力於嶄新技術和遺傳學模型的研發,協助發展以TCR- T或CAR-T 技術為基礎的癌症免疫療法。」 Athenex 主席兼行政總裁劉耀南醫生指出,預期這次合作能帶來令人振奮的協同效應。「是次就癌症免疫治療合作研究將能補足和提昇我們在腫瘤治療上的創新技術。我們期待跟理大更緊密合作,為香港及全球帶來免疫治療的新技術。」 香雪製藥董事長王永輝先生表示:「我們熱切期待為全球開發一種嶄新並具成效的免疫治療技術。HATac是香雪製藥的新一代TCR-T突破技術,這次我們與新合作夥伴攜手,深信能研發出更有效的腫瘤療法。理大為學術界的領導翹楚,同時在與業界協作,將生物科技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並達至推廣至商業市場的規模,每每走在最前沿。」 按此瀏覽新聞稿。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8年7月18日

研究及創新

2018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高峰論壇暨深港生物醫藥、生命科學和醫療器械發展機遇與路線圖研討會

「2018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高峰論壇暨深港生物醫藥、生命科學和醫療器械發展機遇與路線圖研討會」於2018年7月18日順利舉行。    香港理工大學一直致力帶領和推動轉化醫學,在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新藥研發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創新研究和發展,讓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為進一步把握和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點優勢和機遇,理大聯同深圳市投資推廣署及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合作舉辦“2018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高峰論壇”,匯聚該區各持份者的專業和網路,促進更多技交流將創新技術轉化至應用層面,造福全球。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巡視員張總明、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深圳市投資推廣署副署長張非夢女士及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時衛幹先生為是次研討會致歡迎辭。 理大亦邀請了廣東省科技服務業研究院院長曾路博士及深圳市發改委覃巍主任科員作主題演講,題目分別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技術路線圖」和「深圳生物產業發展情況和政策解讀」。 是次研討會亦舉行了三場專題討論,由多位不同行業的領袖就熱門議題提出多項寶貴意見,討論題目如下: 專題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政策和政府導向解讀 主持人: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 梁錦松先生 專題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和生物科技的合作機會 主持人:Polymed Therapeutics總裁 左瑋博士 專題討論: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器械、生命科學和醫院合作機會 主持人:理大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 劉樂庭博士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8年7月18日

其他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olyU ITDO will join the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Delegation as an exhibitor of the Hong Kong Pavilion at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held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BIO is the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vents for the biotech industry which attracts more than 1,100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biotechnology centers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which come together of intensive networking to discover new opportunities and promising partnerships. It brings together a wide spectrum of lif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areas including drug discovery, biomanufacturing, genomics, biofuels, nanotechnology and cell therapy.  Through one-on-one partnering meeting, participants can access global biotech and pharma leaders. And over 500 education sessions cover the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 industry's most relevant and timely topic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lease visit http://convention.bio.org/2018/.   BIO 2017 Event Summary BIO 2017 Exhibitors List PolyU Participation in BIO 2015, 2016 and 2017.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explore this useful platform or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our office at 3400 2819 or email : nelly.lam@polyu.edu.hk.

2018年6月4日

20180513_IMG_01

理大科研成果揚威國際 連續第二年獲「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科研成就再度為港爭光,在美國加州舉行的「2018 TechConnect    世界創新會議暨博覽會」(TechConnect World)上,獲頒兩項全球創新獎,是自去年理大獲獎後,再次取得驕人成績。TechConnect World旨在促進創新科技發展及商品轉化,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大型的跨界別交流合作平台。 理大兩項獲「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的項目為 (簡介載於附件):- • 應用於電子及能源儲存的巨介電複合材料多層電容器 — 應用物理學系副系主任郝建華教授及謝美恩女士 • 低成本、應用助催化劑系統的織物阻燃處理方法 — 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簡志偉博士 理大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劉樂庭博士表示: 「理大團隊連續兩年獲頒全球創新獎,確實是對我們科研人員的努力與成就的肯定。理大定必繼續致力培育創新文化,從而推動發展具影響力的跨界別研究,開拓創新領域,以理大的科研成果繼續貢獻社會、改善世界。」 TechConnect World主辦機構於提交的創新發明中,選取最優秀的15% 頒授獎項,評選主要按創新技術在特定工業領域的潛在影響。今屆吸引全球約180個機構提交共500多項創新發明。大會頒發 25項全球創新獎 (Global Innovation Awards) 予非美國資助的項目,以及55項國家創新獎 (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s) 予美國國家資金資助的項目。得獎者不少均為世界知名的院校及頂尖科研機構,包括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IBM 科研、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海軍研究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等等。 理大代表團在5月13日至16日赴美國加州阿納海姆,於第二十屆TechConnect World大會上領獎,並同時於博覽會上展示理大共15項科研項目成果,與來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企業界、學術科研界要員交流,並與各跨國集團、高等學府、企業用家探討產品發展和合作機會,以期進一步推動創新科技的應用,為社會和世界帶來更大裨益。 有關 TechConnect 2018詳情,請閱覽大會網頁 按此觀看活動照片 理大兩項「2018 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得獎項目簡介 應用於電子及能源儲存的巨介電複合材料多層電容器  —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系主任郝建華教授及謝美恩女士 全球對能源儲存的需求,在過去十年急劇飆升,全球不少科研團隊因而相繼投入創新電容器的研究,力求能研發出比傳統電池充電更快、儲存功率更高、循環壽命更長的電容器。理大是項發明乃首次在含有金屬離子摻雜巨介電材料的柔性複合電容器中,實現同時具有高介電 常數(即:可儲存較多能量)、極小介電損耗(即: 能量不易漏失或浪費)和高能量儲存密度。 研發的巨介電系統主要採用二氧化鈦,是無毒、環保的材料,而且蘊含量豐富。由於復合薄膜中的陶瓷粉填料採用常規的固相燒結法,製備過程採用的鑄膜和熱壓工藝相對簡單,製造成本低,而且易於大量生產複合薄膜。我們以多層複合材料研發出的介電電容器,有較高的介電常數、極低的介電損耗,而且,其最大能量密度表現顯著優於納米複合物和其他含有陶瓷顆粒填料的電容器。相比常規系統中使用的傳統單一介電元件,我們的複合多層結構電容器大為優勝。此外,目前的電子電力裝置每每受制於電容器的體積和性能,多層結構電容器則擁有全固體結構,容易圖形化製備,相比傳統的化學電池結構,具多方面優勢,包括提高安全性。 低成本、應用助催化劑系統的織物阻燃處理方法 —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簡志偉博士 由纖維素製造的布料,例如棉和麻布,在火焰下極容易燃燒。現時已經有以不同的阻燃劑和處理方法製造阻燃紡織材料,然而,這些阻燃劑必須混合樹脂和催化劑,才能有效固定附於棉質材料上,但這樣處理有可能出現減損撕裂強度和潔白度的副作用。理大是項發明應用助催化劑的作用,既能有效提升阻燃效能,並且減少阻燃處理的副作用。研發出的處理配方,乃以傳統浸壓-預乾-烘焙處理技術,加附於棉質布料。 這技術可減少阻燃處理所需的烘焙溫度和時間,而且在低烘焙溫度和短烘焙時間下,仍保存棉質布料的阻燃性能,因此,相對傳統技術成本大為降低。此外,這技術亦可減少棉織物經阻燃處理產生的副作用。

2018年5月13日

獎項及成就

20180328_IMG_01

理大與澳洲夥伴合作推展影響深遠的區塊鏈技術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與澳洲知名學府 ─ 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以及澳洲金融科技專家 ─ 科銀資本(CollinStar Capital)合作,成立全港首個大學企業協作「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聯合實驗室」。是次合作研究為期三年,總經費達數百萬澳元,預期可大幅提升區塊鏈技術的運作效率、私隱保密及系統安全,以防禦超級電腦 ─ 量子電腦的攻擊。 區塊鏈是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具有革新全球金融業及其他行業的深邃潛力。香港擁有規模龐大的金融業 (佔本地生產總值18% 及勞動人口6%) ,加上政府矢志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金融科技樞紐,尤其乘粵港澳大灣區新近發展之勢加以推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香港至為息息相關。再者,區塊鏈技術亦可應用於電子交易以外的範疇,例如醫療、物流、身份管理、行政管治等等,將為社會帶來整體的革新性改變。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博士今天 (3月26日)主持聯合實驗室的開幕典禮,他致辭時表示:「發展香港成為首屈一指的區塊鏈中心有賴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通力合作。我有信心定位為亞太地區專研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頂尖機構的聯合實驗室,將有助推動香港在這兩方面的技術發展。」 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衞炳江教授表示,理大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研究的領導者。「透過與蒙納士大學及科銀資本攜手合作,我們定必繼續推進區塊鏈的生態發展。通過這次協作研究,理大矢志為商業及金融服務界締造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率的網絡空間。我們相信,今次合作的成果,會為我們日後的營商和生活方式帶來深遠改變。 」 區塊鏈技術 ─ 前景與挑戰 區塊鏈技術是一個透過對等網絡建立的公開和分布式分類帳,電子資訊於區塊內記存,而區塊與區塊之間互相扣連,形成區塊鏈,所有資訊包括用家的身份均以加密技術保護。由於所有電子記錄需由網絡內的所有節點 (即電腦用家) 核證,區塊內的資料如有任何不一致之處,都會被偵測出來,因此基本上不可能改動區塊鏈內的資料。區塊鏈這些創新特性,可令電子記錄更全面、有效及不容修改,因此,在管理金融交易、身份管理、複雜物流程序管理(如追踪貨物、食物、藥物)等範疇,區塊鏈技術成為一種理想的工具。   區塊鏈技術雖然具有龐大發展前景,但亦面對重重挑戰,包括洩漏私隱、不當使用、黑客攻擊等。再者,量子電腦技術預期十年內可發展成熟,作實際應用,屆時,面對量子電腦的攻擊,區塊鏈技術要應付的衝擊勢將如幾何級數跳升。 理大的研究團隊由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區文浩博士帶領,團隊將致力研究提升區塊鏈技術的效率,同時集中研究區塊鏈兩大關鍵課題 ─ 私隱和安全。 面對後量子計算時代,提升安全及私隱保護 區文浩博士表示,團隊將提升相關技術,包括「可連接環簽名」(Linkable Ring Signatures)系統和「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系統,讓網上交易驗證效率更高,而同時不會洩漏私隱資料,如用戶身份、交易額、戶口結餘等。團隊亦會研發可於目前一般電腦運作、而足以防禦量子電腦攻擊的保護系統。 為防止加密貨幣的不當使用,如洗黑錢、勒索等,區塊鏈技術可引入問責措施,如限制支出或轉帳額度、在法庭指令下披露戶口身份、凍結涉及可疑交易的戶口等。研究團隊會研發在兼顧私隱保障及交易真確性下、供引入這類措施的系統。然而,問責與私隱保障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則屬各相關持分者需協商同意的事宜。這些措施亦適用於加密貨幣以外的其他區塊鏈運作或交易。   按此觀看活動照片

2018年3月28日

研究及創新

Germany Innovation Day and MoU Signing Ceremony among PolyU,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and KIT for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Collaboration

Supported by Germany Consulate General (HK), DAAD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and 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HK), PolyU together with German leading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partners, “Germany Innovation Day and MoU Signing Ceremony for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Collaboration” was held on 1 Mar 2018. PolyU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and the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D collaboration on 1 March at PolyU. This collaboration is expected to bring in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in chronic diseases, immunomodu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Please click for press release. To explore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work on first-class research projects in an inspirational setting with German Scientists, ITDO was glad to invite senior leaders from Germany companies to share their insights on “German Research Landscape and Collaborative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understand their latest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guests were as below: ·     Dr. Claus-Dieter Kroggel, Head of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Office ·     PD Dr. Pavel Levkin, Head of Group, Bio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nstitute of Toxicology and Genetics, KIT ·     Dr. Terence Lau, Director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lyU ·     Dr. Siegbert Klee, Director, Information Centre Hong Kong & Macau,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DAAD) Besides, inspiring Germa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deas were also presented by the leading industry partners, including ·     We Innovate to Fuel Growth in Asia Pacific Dr. Ulrich Boettger, Director of BASF Hong Kong Ltd. ·     How a Digital Hub Is Developing Hong Kong into a Smart City? Mr. Keith Cheng, Head of Digitalization Hub, Siemens ·     MULTI – The Groundbreaking Rope-free Elevator Technology Dr. Andy Chan, Managing Director, thyssenkrupp Elevator (HK) Ltd. Please click here to view the event photos 

2018年3月1日

研究及創新

美國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建設區內首個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國際合作平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推動生物科技轉化研發。理大聯同粵港澳大灣區內院校包括廣州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組織合作聯盟,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以及美國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六間院校和研究所於二月二日假理大舉行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共同構建區內首個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研究平台。 訪問期間,ITDO安排了各合作夥伴代表團與理大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衛炳江教授進行圓桌會議,重點介紹理大科技發展的最新進展,以及我們在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研究方面的成果。 代表團亦安排參觀理大深圳研究院 - 深圳市中藥藥學及分子藥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以了解理大於現代化中醫藥的研究。 代表團亦藉此機會參觀配備國際醫療設施的深圳大學附屬醫院,互相交流各夥伴的在不同技術領域上的優勢。 理大已與伙伴大學和學院積極開展不同的合作項目,包括與中山大學合辦「大健康計劃」、深圳大學參與研究的「藥物輸送」、澳門科技大學的「基因組學研究」計劃,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參與的「生物信息學研究」。而是次簽訂合作備忘錄的紐約州立大學是全美最頂尖的藥物學院之一,羅斯維爾派克癌症研究所亦是紐約上州唯一擁有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綜合癌症中心,有著癌症治療學開發等領域的特殊優勢。藉此合作平台,各伙伴能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在生物科學及轉化醫學領域上積極推動更多創新科研,相信這個合作平台有助大灣區發展為生物科技中心。 按此瀏覽新聞稿。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8年2月2日

研究及創新

20171208_thumbnail_highlight

理大參加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加強與內地科研合作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參加了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週暨中國(國際)科研機構創新成果交易會。今屆合作週的主題為“科技合作,產研對接,共創未來”,希望努力打造一個大規模,高層次,有實效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理大貫徹一向的使命,致力推動應用科研,不僅積極參與具高影響力的國家發展研究計劃,亦希望通過與內地業界合作,讓發明能造福社會。今次在專設的“香港科技成果展”展位內就展示了理大處全球領先最新科研成果,涵蓋納米材料,可持續能源及康復醫療等多個領域,包括三項在美國「2017 TechConnect世界創新會議暨博覽會」上獲“全球創新獎”的研發項目,希望通過展會能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界合作得以推廣應用。此外,理大也展示了現的生命有機化學,超精密加工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軌道交通安全,鋼結構等國家工程中心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人士和科研人員對理大的廢水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多功能透明玻璃納米塗層等表示了興趣,理大透過合作平台與內地官,產,學,研不同界別洽談,創造和促進科研合作機會。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7年12月8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