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年
120个学术学分和培训学分 (有待审批)
如属不分文理科的申请人,须修读物理科目。
曾远康教授
BSc, PhD
成功修毕课程并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获颁授以下其中一个其所修读课程的学位:
-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 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 副主修创新及创业
香港理工大学于2025/26学年起采用更灵活的选修课程制度,学生在首年完成所在学院的一年级共同课程(Common Year 1 Curriculum)后,可再根据意愿及一年级学业综合评估申请转换至同一学院内其他的课程,详情请按此浏览。
What's New
- Undergraduate
- Taught Postgraduate
- Undergraduate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速,为世界带来巨大跃进。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甚至工业4.0的发展,均与AI息息相关。 其实AI与物理关系密切,例如利用不同的物理原理有助完善AI 器件,帮助发掘有效的流程及参数,收集精确的数据,以建立针对不同需要的AI系统。同时,AI亦能够帮助物理研究进行大规模的计算及预测,节省宝贵的实验资源和时间。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 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课程,是为对物理及人工智能(AI) 有兴趣的同学而设计。课程着重实用性,同学于修读期间将学习基础及应用物理知识及热门的AI概念,并把两者融汇贯通至应用层面,以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个人竞争力,迎合科技发展新趋势。四年制课程多元化,包括工业自动化及监测、智慧传感设备、医学物理、数据科学、机械学习、程序编写及人工神经网络等。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创新及创业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 副主修创新及创业课程为对物理及创新科技有兴趣的同学设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结合基础及应用物理知识、创新及创业相关课程,及于企业或初创公司的实习机会,为本港培育未来创科领袖,带领香港于创科领域走得更快更前。在四年制课程中,同学会学习实用的物理知识,例如工业自动化及监测、智能传感设备;同时亦会学习项目规划、执行、分析至风险处理等商业管理技巧。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创新及创业的课程特色
- 跨学科应用: 科学结合AI,物理学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的同学毕业后能应用到各行各业,如创科、医疗及工业等。而物理学副主修创新及创业课程将最新科学技术和商业元素结合,成就创科领袖。
- 着重实际应用: 除了设备完善的物理实验室,课程亦与业界及各地著名大学紧密合作,提供实习交流机会,让学生汲取经验。而物理学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课程更特设与华为合作的AI实验室。
- 着重全面发展:课堂设计积极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沟通技巧、领导才能、创意、批判思考及解难能力等「软技能」,培育新一代创科专才。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AI发展正带动不同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本课程毕业生具备科学知识及AI技能,灵活性高,将为他们投身相关行业提供优势。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创新及创业
本课程毕业生将具备「科」、「商」概念及经验,配合政府充份的支援,定能学以致用,推动本地及大湾区创新及科技产业发展。
物理学(荣誉)理学士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创新及创业
学生必须完成大学核心課程、主修物理课程学分及副主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创新及创业课程学分 。
- 透过工程学科和计算物理, 加强基础物理和应用物理。
- 核心科目涵盖与高科技产业相关的基础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如由半导体到智能器件、材料科学及物联网传感器等。
- 学生将于第二学年选择副主修课程:
- 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课程包括: 数据架构及演算法、科学家适用的数据分析技能和利用机器学习进行能量转换及储存等。
- 创新及创业课程包括: 创意、创新和创业、品牌策略管理和创新商业项目等。
- 有关学科的课程简介, 请浏览此网站 。
此课程在香港理工大学是独树一帜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主修和副主修的跨学科知识,拓宽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机会。
录取标准
- 申请人必须在应届高考获得优异的成绩,当中包括良好的英语成绩。
- 申请人如在学术或其他非学术领域,如体育、文化艺术、领导才能及社会服务、STEM^ 等不同范畴获卓越表现,可透过参与「3D综合评估入学计划」或「德艺计划」获得优先面试选拔资格。通过面试的申请人可享有本科入学政策的优惠待遇。请按此了解详情。
^ STEM:Science 科学、Technology 技术、Engineering 工程 和 Mathematics 数学
科研概况:
本系立志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物理系,开展世界领先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和先进科技的技术转移。本系现有26位全职教研人员,其中4位荣列高被引研究人员、11位为全球排名前 2% 的科学家。
本系研究方向涵盖以下领域: 绿色能源与碳中和、机器学习与计算物理、纳米材料与微纳电子学、光子学、等离激元学和光电子学、量子物理与器件。
系內现有约150位博士研究生和180位研究人员。本系近3年获得约8千8百万港币的研究经费。另外,本系制备有世界顶级的材料制备、测试和表征设备,包括冷冻透视电子显微镜、双束多系统聚焦离子束等。
近期优秀研究成果:
- 柴扬教授开发了基于事件驱动视觉传感器组成的感算融合脉冲神经网络。该成果于2023年刊登在国际顶尖电子学期刊《自然 - 电子》。
- 郝建华教授团队探索发现新的二维材料CuCrP2S6在室温下表现出电极化特性,并可通过电场调控其极化状态,该成就于2023年发表于《自然 - 通讯》。
- 杨明博士和赵炯博士共同研究二维凡德瓦MX半导体的塑性变形机制,揭秘金属硫化物的超高塑性。重要发现已于2024年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重要期刊《自然 - 材料科学》。
- 罗健平教授及冷凯博士合成了全球首个无金属全有机二维钙钛矿,钙钛矿具有多种电和磁的特质,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照明、催化,以及其他现今经济中极为重要的领域,研究成果2024年登载于科技旗舰杂志《科学》。
近期研究奖项:
- 刘树平教授研发出一种新型无碱二氧化碳减排系统,此系统利用绿色的电能,令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以促进碳循环和碳中和。相关发现已于2024年登载于能源领域旗舰期刊《自然 - 能源》,并在第四十八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荣获金奬。
- 冷凯博士凭借分子厚度二维杂化钙钛矿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荣获 2024 年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嘉许。
- 柴扬教授的研究重点是突破目前的感测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源效率限制,并获选为本年度Falling Walls Global Call工程技术類别前十名得奖者之一。
- 本系博士毕业生谢逢佳在读期间获得 “曼秀雷敦 2023 年最具创新奖” ,并在近期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园的 “微基金” 资助约150万港币,成功建立初创公司,将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新型护肤和抗衰老原料和产品。
其它
有关本系更多的资料,请浏览网页:www.polyu.edu.hk/ap
To evaluate the interest of applicants in the programme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it, and to allow them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gramme.
About 15-30 minutes
Only selected applicants will be invited to the interview, if necessary.
Required
To evaluate the interest of applicants in the programme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it, and to allow them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gramme.
About 10-15 minutes
Only suitable applicants will be invited to interview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