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特设杰出成就奖
理大颁发"校长特设杰出成就奖",以表扬在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以及服务方面有优秀表现和贡献的教职员。奖项分个人和团体组别,2019/20 年度的得奖者包括:
个人奖项 — 教学
个人奖项 — 研究及学术活动
团体奖项 — 服务(非教学职员)
恭喜各位得奖者!他们热诚投入工作,展现专业精神,同时彰显理大的精神,获奖实至名归。
教学
魏佩菁博士 — 与学生同步成长
魏博士热切探索及开创新的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以应对物理治疗学生的需要,并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魏博士采用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利用流动应用程式为临床实习的学生提供即场支援;将互动游戏带进课室;建立分别由老师和学生主导的网上教学单元;以及开办一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心肺健康及疾病跨学科管理"。
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为心肺物理治疗教学引入模拟医学,并加入翻转课堂教学元素,设计了"模拟医学情景翻转课堂教学"(Computerised Medical Simulation Flipped Classroom),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分析模拟患者不断变化的状况并即场作出决定,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临床环境之间的差距。
目前,魏博士正进行一个受资助项目,开发一套网上资源和指引,以供临床教师作培训使用,用以收窄临床教师在物理治疗学生临床实习时的评核标准,以确保学生获得公平的评核。
此外,魏博士还发现物理治疗学生普遍侧重於吸取专业知识及能力,却往往忽略了软技巧的重要性。她於是开发由学生主导的"专业能力个案单元"以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文化能力单元",让他们作好准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医护、患者及护理人员一同工作。
我希望能在学生的学习旅程中陪伴左右,照顾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与他们同步成长。
魏博士坚持"与学生同步成长"的信念,她说:"我希望能在学生的学习旅程中陪伴左右,照顾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与他们同步成长。"
魏博士屡获殊荣,包括2016 年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颁发杰出教学奖(新晋教学人员组别),以及 2018 年获国家教育部颁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教育)。
"我十分感激理大和康复治疗科学系,让我能将构思转化为实际成果,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援,同时多谢各位同事和学生,对我在探索新教学方法方面给予信任和支持。"魏博士说。
陈世道博士 — 让学生投入学习,乐在其中
陈世道博士致力於利用以实证为基础、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再配合流动应用程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易於投入和乐於学习的环境,从而提升 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
由陈博士率领的理大团队,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合作,进行"以主动学习模式配合流动应用程式推动大学 STEM 教育"(Developing Active Learning Pedagogies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in University STEM Education,PALMS)的项目。这个获得教资会资助的项目有超过 40 位学者参与,设计了一系列主动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流动解决方案。
陈博士带领团队为PALMS 搭建了网上聊天平台"YoTeach !",让学生在课堂上发问或发表意见;以及开发了一个附有游戏元素的学生互动系统"Badaboom !"。
陈博士亦率领团队创制了多人网上竞逐生存游戏"CellGame",让学生寓学习於娱乐;以及利用互动网上的白板设计了"问题导向的协作学习和同学互评"。
我感到十分荣幸,亦心存感激,获此殊荣,实在有赖理大管理层和同事的支持。
现时,PALMS 所开发有关主动学习的良好方法,已被全球逾 70 个国家 280 个城市中约 700 间大、中、小学和企业应用。PALMS 团队多年来共夺得十 个国际奖项,包括 2020 年亚洲电子学习论坛模范教学奖金奖,以及 2019 年"全球教学创新大奖"自然科学科组别银奖。陈博士说:"PALMS 团队一直以谦逊的态度著力探索,最终获得国际认可。"他补充说,团队的目标是要透过科技支援的主动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
此外,陈博士亦曾於 2014 年获应用数学系颁授最佳教师奖、2019 年获 EduTech Asia Awards 授予亚洲教育科技领导(高等教育组别)银奖,并於 2020 年获 EdTech Digest 选为"引领潮流的学校领导者"。
研究及学术活动
柴扬博士 — 探索低维度材料研究
柴博士的研究以电子及能源设备专用的低维度材料为主。低维度材料有至少一个维度属纳米级,具备电子、光学、热能、机械及化学特性,其特性让人意想不到,有时更非常奇特。低维度材料的研究近年有所发现,为应用在电子、光子、生物医疗、航空及污染控制等范畴带来突破。
柴博士与其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模仿人类视网膜图像传感、记忆和前期处理功能的光电器件。这项新发明的图像识别率和处理效率,均较现有的人工视觉系统优胜,在仿神经形态的人工视觉系统中极具潜力,有助快速处理大量动态视觉资讯。
对於获颁校长特设杰出成就奖,我感到十分荣幸,亦非常感激每位同事、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更希望能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关於这新设备的研究论文,已於 2019 年在《自然 — 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中刊载。柴博士於 2012 年加入理大,也曾在《自然 — 电子》(Nature Electronics )、《自然 —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等学术期刊发表过约一百篇论文,不但广受科学界关注,部分论文更得到广泛引述和媒体报道。
柴博士的研究获得外界共 638 万港元的研究经费,包括来自由研究资助局促成的"德国与香港合作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自 2016 起,柴博士一直是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辖下电子设备学会活跃的杰出讲师。他现任香港物理学会副会长和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子器件及固态电路联合会香港分会主席。他亦是多份享负盛名的期刊的特约编辑和审稿人,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或联席主席。
柴博士先后於史丹福大学及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修读,其后在 2012 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出任助理教授,并於 2018 年升任为副教授。
靳伟教授 — 领导光纤气体感测研究
靳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涵盖光子晶体光纤器件、光纤传感器、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光学气体感测器、电力变压器,以及土木及机械结构的状态监测等。
靳教授是微结构光纤气体传感的先驱及权威,20 多年来一直致力其实际应用的研究,例如感测有害气体。2014 年,他与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微结构空心纤维光热光谱技术,把光纤气体传感器的敏感度和动态范围提升了三个数量级 ( 即 1,000 倍), 并在《自然 — 通讯》期刊中发表研究成果。
近年, 研究团队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即"模式相位差光热光谱"(Mode-phase-difference 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其表现已远超於最先进的电化学及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该技术令人瞩目,获刊载於《自然 — 通讯》,更被评为"光纤气体传感方面的标志性技术",获中国光学学会中国激光杂志社选为"2020 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技术之一。该技术能以单一传感元素进行多成分气体感测,为用途广泛的精准气体传感定下路向。此外,靳教授近期从事的两个研究项目,分别与太空站的有害气体监测和医学诊断的呼吸分析有关。
细心观察,再加一点想像和论证,能让你更接近真相。
靳教授有关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合共获得超过 5,000 万港元的经费,并屡获殊荣,包括 2006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 类)"、2009 年获国家教育部选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及於 2018 年夺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靳教授曾撰写或合著两本书、10 个章节及 300 篇期刊论文,以及其他多份学术著作。他的作品获引述超过 7,000 次,H 指数达 45(科学引文索引)。他是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靳教授取得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光电工程博士学位,於 1996 年加入理大出任助理教授,并分别於 1998 年及 2003 年晋升为副教授及教授。
服务
迅速开发三维打印眼罩及全面罩,应付疫情下迫切需求
文効忠教授(后排中)的领导下,理大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与工业中心团队迅速设计及制作眼罩和全面罩,协助社会各界共同抗疫。
在新冠病毒刚确认在本港传播不久,伊利沙伯医院(伊院)与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即联络理大,寻求方法解决前线医护的眼罩和面罩严重短缺的燃眉之急。
因应迫切的情势,理大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全港拥有设备种类最多、质素最佳的三维打印研究中心,立即与理大工业中心携手迎接挑战,在短短十天内使用高抗物料赶制了 500 件可重用眼罩及 200 件即弃眼罩,供伊院使用。
与此同时,郑翼之制造工程学讲座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兼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总监文効忠教授,极速组成一支团队负责设计全面罩。工业中心工程经理王永辉工程师负责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与工业中心之间的统筹工作,而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郑奇峯高级工程师则负责领导设计工作。团队仅花了六天、经过六轮设计便得出最终方案。设计参考了理大设计学院有关亚洲人头形的研究,设计出适合中国人配戴的全面罩。
团队动用了校内所有三维打印机,24 小时不停运作,在 11 天内赶制了超过 1,800 件全面罩,不仅足够给医管局使用,更能供消防处及政府物流服务署使用。至 2 月底,一家本地生产商接手负责大量生产理大的全面罩,向医管局的每日供货量达 10,000 件,至 3 月底更加增至 30,000 件。
为长期对抗新冠肺炎作好准备,团队亦设计及制作了两款低成本的可重用全面罩——"全民通用防护面罩"和"加强版保护面罩",供理大社群、非牟利机构和公众人士使用。团队喜获一家本地生产商支持,能免费向保良局、伸手助人协会及圣雅各福群会等非政府机构分发有关面罩。此外,12 个海外组织亦向团队寻求技术意见及生产支援。
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及工业中心团队 | |||
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 | |||
文効忠教授、工程师(团队领导) | 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 | ||
郑奇峯 | 高级工程师 | ||
倪智恒 | 高级工程师 | ||
张一帆博士 | 工程师 | ||
马曦岚博士 | 副工程师 | ||
袁俊晖 | 副工程师 | ||
工业中心 | |||
郑嘉宝 | 高级工程经理 | ||
张清政博士、工程师 | 高级工程经理 | ||
王永辉工程师 | 工程经理 | ||
何健民 | 副工程师 | ||
张恭彬 | 副工程师 | ||
携手修复校园
物业管理处的修复小组与总监刘伟良先生(左七)秉持 HOPE 的精神,为理大服务。
理大校园於 2019 年 11 月的社会事件中受到极大影响,因此物业管理处成立了一支修复小组,不但负责为大学危机处理小组提供适切支援,而且也肩负大规模修复工作的重任。
在校园事件和平解决后,物业管理处的修复小组立即联同校园发展处与健康安全及环境事务处开展修复工作。经过安全评估后,小组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同时定出各种可行解决方案,迅速地为校园进行修复。
团队秉持"从心服务(Heart)、上下一心(One Team)、专业水准(Professionalism)、卓越表现 (Excellence)—— HOPE"的精神,让校园得以分阶段重新开放,当中大部分於2020 年1 月中之前已恢复正常运作。
物业管理处团队 | ||
游昌鸿 | 物业管理副总监 | |
谭俊文 | 物业管理副总监 | |
陈伟明 | 高级物业管理经理 | |
戚子翔 | 高级物业管理经理 | |
洪翠珊 | 高级物业管理经理 | |
黄志滔 | 高级物业管理经理 | |
刘淑逑 | 高级行政经理 | |
周振强 | 资讯及通讯科技经理 | |
陈允琪 | 物业管理经理 | |
张恭伟 | 物业管理经理 | |
关敏儿 | 物业管理经理 | |
郭嘉敏 | 物业管理经理 | |
余超敏 | 物业管理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