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煜新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建筑师,曾在多家大型机构和上市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要职。他在 2022 年 5 月加入理大,出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负责制定和落实校园发展策略,以优化理大的校园空间和环境以及设施的管理,配合理大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过往服务公私营机构三十多年期间,他曾领导多个重大发展项目,包括香港首幢以 “组装合成” 建筑技术建成的高层楼宇 InnoCell。


是甚么吸引你加入理大?你对这里标志性的红砖建筑印象如何?

理大的红砖建筑很有特色,象徵著本校与工商业界以及香港社会的密切连系。时至今日,校园内已多了一些当代建筑物,令理大作为现代大学的形象进一步提升。我还留意到很多人喜欢到由世界知名建筑师 Zaha Hadid 设计的赛马会创新楼拍照留念,可见这座大楼有助提高理大的国际知名度及地位。

 

就个人经历而言,我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学毕业后在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念了两年书,跟同学们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还在这里认识了我太太。那些年,我们一群同学对这所学府有很强的归属感。

 

能够透露一下理大校园发展宏图的一些计划吗?

理大的其中一个主要发展项目是何文田斜坡的校园扩建工程。这个项目包括兴建一座楼面面积逾一万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用於提供医疗相关培训,以配合香港对专职医疗服务的需求。此扩建计划还包括新建一座学生宿舍,提供约 1,300 个宿位。

 

大学愈来愈重视跨学科研究,我们必须增设更多实验室设施,以推动创科发展。

 

大学亦将开展连串的校园重建及加建项目,这些项目面临的挑战,是避免工程对校园运作造成干扰。因此我们开展这些项目时需要有周详的规划和准备。

 

此外,我们正研究怎样改善校园内的公共空间,例如为教职员和学生创造更多休憩空间,让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分享,甚至进行街头表演。目的是加强理大社群的归属感、善用校园空间。

 

希望我在物业设计、规划及创新建筑方面的经验,能推动校园进一步发展。

 

在策略发展计划论坛上,黄先生与各部门主管分享他对理大校园发展的愿景。

在策略发展计划论坛上,黄先生与各部门主管分享他对理大校园发展的愿景。

 

你对智慧校园有何愿景?

智慧校园涉及物联网(IoT)的广泛运用。我们计划先发展智能系统的主干,通过该系统达至提升效率、节约能源,及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透过安装传感器和所收集的建筑物数据,当房间无人使用时,空调系统会自动关掉。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数据,还能运用人工智能,按各个房间的使用模式自动调节房间的温度。

 

我们应该如何借助理大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共建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

不少理大科研人员很早就致力於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往我在私营机构工作时,留意到很多这方面的科研专才都是来自理大,而且理大和建筑行业也有广泛的合作。现在我成为了理大的一分子,更加希望与更多教授合作, 共同造福社会。

 

我还会尝试在校园发展项目中融合可应用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新科技的应用。

 

你既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对於渴望成为成功建筑师或总规划师的年轻人和学生,你有何忠告?

成功取决於态度。拥有 “做得到” 的精神、决心和创新思维,都是成功的重要元素。必须对工作有使命感, 并扩阔自己的视野。凡事从 “我们” 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只是站在 “我自己” 的角度去想。

 

跨学科的知识在今时今日也是极其重要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单一范畴,应该吸收更广博的知识。

 

你的人生座右铭是甚么?

要视工作为使命,而不只是需要完成的差事,这样工作才有意义。另外,我还深信: “有志者事竟成” 。

 

你怎样度过公余时间?

我爱看电影和旅行。旅行时,我喜欢观察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了解古旧建筑物的历史。我也爱逛各地市集,从中可了解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