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致力跨学科研究,精神健康是其中一个重要范畴。最近,理大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 公布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汇集多个学术领域的学者,共同探索市民在疫情爆发一年后出现精神创伤的普遍程度。

 

研究团队包括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 两位成员: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杨曾永仪曾永馨脑神经心理学教授岑浩强教授,和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曹原博士,以及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萧婉文博士。

 

研究团队获得前食物及衞生局医疗衞生研究基金支持,於 2020 年末至 2021 年初开展研究,当时香港处於第四波疫情。有关研究的结果已於本年四月在学术期刊 BMC Psychiatry 及 BMC Geriatrics 上发表。是次研究分为两部分:

 

多於十分一人出现创伤后遗症徵状

研究的第一部分
形式:大型电话访问
受访人数:逾 3,000 人
对象:香港居民,大部分为在职人士
时段:由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2 月

 

调查发现:


• 12.4% 受访者出现创伤后遗症徵状

• 失业或没有个人收入、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较大机会出现创伤后遗症的徵状

• 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较高的已婚女性,较愿意遵从不同的防疫措施

• 在各项防疫措施中,受访者认为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环境衞生最为困难

• 近四成六受访者表示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当中多数是担任家庭照顾者、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

• 每天观看疫情新闻多於一小时的受访者,一方面更遵从防疫措施及相关建议,但另一方面出现更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徵状


长者对接种疫苗的观感

研究的第二部分
形式:深度访谈
受访人数:31 人
对象:65 岁或以上长者,当中近七成为退休人士
时段:由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2 月

 

访谈的目的在於深入了解社会上的较年长的群体面对疫情时的精神状况,包括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以及对接种疫苗的态度。访谈发现:


• 受访长者认为新冠病毒传染性很高,疫情下,他们大多避免外出运动,很多恒常活动亦需要暂停

• 大部份人感到担心、无助、忧郁,有个别长者更在受访时表示沮丧

• 他们在考虑接种疫苗时,主要受到个人经历及身边亲友意见所影响

• 对新冠疫苗认知不足、文化及朋辈影响,是其中导致他们对疫苗却步的原因;脆弱的社交网络和缺乏家庭支援,更是他们接种疫苗的最大障碍

 


Ms Cheung Wah-chun

75 岁独居长者蒋华珍是受访者的一员,她表示在疫情期间感到忧郁及沮丧,幸得一间非政府机构支援,令不安情绪得以舒缓。

与疫情共存的精神健康忠告

带领是次研究的岑浩强教授建议: “社会大众须正视疫情造成的创伤后遗症徵状,留意自己的身体、情绪、行为及社交状况的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徵状而影响生活,且持续一段时间,便应向专业人士或社福机构寻求协助。” 

 

萧婉文博士建议,社会除了须向长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资讯,应投放更多资源在长者的支援网络,特别是强化长者於疫苗接种前后的支援,以释除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种种疑虑。她说∶ “我们建议强化非政府机构与长者的连系,以支援他们身、心健康需要。” 

岑教授表示,理大团队将推进此跨学科研究,继续与不同的非政府机构合作,针对疫情下支援长者的身、心需要,作出专业建议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