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支持的初創企業一直致力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現時市面上一些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常見病毒的產品,都是理大科研商品化的成果。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於 4 月到訪理大為初創企業而設的共創工作空間 InnoHub,並與三個研究團隊會面,了解他們用於抗疫的研發成果。這三項發明已經商品化,並獲多間機構及企業採用。

 

Professor Li Pei (right)

第一項發明是無毒且環保的抗菌抗病毒塗料「聚護芯 TM」。它能殺滅 99% 常見細菌和病毒,效力長達六個月,可於不同設備上作消毒、控制污染和防疫等用途。該技術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李蓓教授(圖右)帶領的團隊研發,於2021 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李教授並領導初創企業佳昇科技有限公司將此項技術商品化。

 

Dr Chris Lo Kwan-yu (left)

另一項理大抗疫技術是「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該物料由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盧君宇博士(左一)與研究團隊研發,具備殺滅新冠病毒及其他常見病毒的能力,可用來製造人們經常接觸的設備如門柄、升降機按鈕等,減低病毒傳播風險。此技術已由理大學者領導的初創企業易新材料有限公司商品化。

 

Professor Yip Shea-ping (first from right)

此外,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葉社平教授(右一)與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李銘鴻博士(右二)及研究團隊已成立初創企業博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他們研發的「便攜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商品化。該儀器能夠檢測人類及環境樣本,其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能達致 100%,完全符合新冠病毒檢測的 RT-PCR 標準,有助加強個人健康及環境衞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