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的後起之秀、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冷凱博士,在材料物理領域取得了極大進步。她最近獲得了一系列著名獎項,包括「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 年亞太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獎等,鞏固了她在科研領域內的地位。

 

冷博士於 2014 年從南開大學畢業,取得材料科學碩士學位,並於 2018 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同年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2020 年,她獲得新加坡國立化學研究所的 Prof Lee Soo Ying Early Career Research Gold Award 獎項。

 

其後,冷博士在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後及進行研究,於2020 年加入理大, 2022 年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傑出青年學者」獎項。

 

冷博士於 2023 年獲得了多個著名的研究獎項。

獎項

頒獎機構

2023 年優秀⻘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23 年⻘年創新研究者獎

香港理工大學

2023 年亞太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3 年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

裘槎基金會

 

2023 年取得四項研究大獎

冷凱博士及其研究團隊

冷凱博士及其研究團隊

理大包容和具啟發性的環境讓冷博士培養出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推動力,助她走上成功之路。她感謝理大為她提供資源和支持,讓她能夠追隨自己對科學的好奇心,並對世界產生積極正面影響。

 

「理大一直是我孕育科研的好地方。」冷博士向大學和她的同儕表示感謝,「先進的設施、系內同儕的緊密合作,以及理大給予年輕學者的鼓勵,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也讓我能夠繼續激發好奇心並進行研究。」

跨學科研究的重要

作為一位材料物理科學家,冷博士實現了對單層二維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精準可控分離,首次報導了存在於單層雜化鈣鈦礦中的獨特物理性質。她成功製備的首個單層超薄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取得了比塊體器件更加卓越的光電轉化效率。此外她還實現了對二維雜化鈣鈦礦有機和無機部分的原子級分辨率無創成像,準確地建立了結構—性質關聯。這些開創性的成就為未來分子厚度雜化鈣鈦礦的微電子和光電學發展與應用鋪平了道路。

 

冷博士解釋說,她在求學期間有一個習慣,喜歡精讀學術論文。她回憶起一次偶然的機會,一篇發表於 Science 的文章引發了她對一個新領域的興趣。她還常與同行交流學術經驗,從中獲得靈感。

 

「身為科學家,除了着眼於自己的領域,還應該與其他學科進行交流和學習。」她強調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勇往直前的意志,是不可或決的元素。

 

理大致力培育⻘年科學家,力求突破並造福後世,冷博士的傑出成就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的故事既激勵了有抱負的研究人員,也提醒我們在追求科研創新的過程中,堅定決心和專注努力的重要。

 

冷凱博士獲「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左)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 年亞太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獎(右)。Dr Leng received the Croucher Innovation Award (right) and the TR35 Award for Asia Pacific from MIT Technology Review (left)

冷凱博士獲「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左)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3 年亞太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獎(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