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年青学者研超分子化学夺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梁敬池博士
理大化学科技理学士(2011)
理大哲学硕士(2013)
东京工业大学电子化学哲学博士(2017)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7)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裘槎博士后研究奖研究员(2017–2019)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自2019 年)
梁敬池博士说 : “我自中学开始已对化学著迷。” 这位由理大培育成才的学者是 2021 年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两位得奖者之一。该备受推崇的奖项旨在嘉许少数极具天份的科学家,为这些 “明日之星” 在学术事业初段提供可贵的协助。每位得奖人可获裘槎基金会颁发高达 500 万港元,以供进行其后五年的研究工作。
基金会颁此殊荣予梁博士,以表扬他在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这位年仅33 岁的科学家现为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专注研究动态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性分子组合,以及生物相容性功能材料。
梁博士醉心研究,致力设计新颖的超分子功能系统,以开发能对刺激作出回应的功能性软材料。他其中一个研究范畴是 “仿生超分子软体驱动器” ,这类高动态、可逆转和具生物相容性的超分子软体驱动器,可用於软体机械人领域,其中涉及采用具有近似生物组织机械特性的材料。
这位年青学者对获奖感到鼓舞,并视之为对其研究的高度认同。他表示: “感谢裘槎基金会对我有关 ‘光响应两亲分子的超分子机器人系统’ 研究的肯定,希望这个研究能有助开发超分子机器人系统,在医疗范畴提升治疗的精准度,同时也造福社会其他领域。”
超分子机器人系统的其中一个可能用途,是把微小的药物精准地送达人体内的特定部位。
什么是超分子研究? 超分子化学是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对象为比个别分子更复杂的分子组合,涉及其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徵。由於超分子结构中较小分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因此常可按所需的形状或功能,组合成较大的分子。 |
理大孕育成长 回归贡献母校
梁博士感谢母校让他在科研路上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他在 2011 年於理大毕业,获授化学科技理学士(一级荣誉)学位,及后在母校取得化学科技哲学硕士学位,其后负笈日本,在东京工业大学修读电子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7 年,梁博士加入了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伯纳德 • 佛林加教授(2016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团队,致力研发分子马达及分子开关的光敏软材料,期间荣获裘槎基金会颁授裘槎博士后研究奖。2019 年,他带着从佛林加教授所学到的知识回到理大,发展其学术事业。
创新思维 正面影响
在荷兰,梁博士每天踏单车上班,经常在大学校门与同样踏单车上班的佛林加教授不期而遇。两人甫碰面便会不断讨论化学议题,教授经常提出新构思,更谘询梁博士的意见。
梁博士回忆说: “如果我认为教授的想法行不通,我会直率地告诉他,幸好他不会觉得我冒犯了他的权威。” 教授坦诚分享其理念固然让年青的梁博士留下深刻印象;加上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虚怀若谷,接受后辈的意见,更使他感受殊深: “在回答教授的问题时,我往往不自觉地随他的思路推敲揣摩,更渐渐领略到他的创新思维,实在获益良多。”
时至今日,梁博士在理大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成员都比他更年轻。他以佛林加教授的态度和方法指导学生,并鼓励他们在定期会议中互相提出尖锐问题,藉以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祝贺梁博士获奖并表示: “梁博士的成就足证年青科学家拥有巨大潜力。理大将继续全面支持跨学科研究,并期望梁博士的研究有更多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