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为医疗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社会对专职医护人员的需求亦非常迫切;其中一类人员是医学物理学家,他们在提供有效的癌症放射治疗方面至关重要。目前,香港只有大约150名医学物理学家执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内地的供求差距则更大。以往,本港及邻近地区均没有开办该学科的高等学位课程。为满足社会需求,理大於今年9月开办医学物理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成为首个开办医学物理学硕士课程的本地院校,以推动医学物理学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充分利用理大的教学资源,为投身医学物理学专业打好基础。"

 

矢志成为医学物理学家

医学物理学家专门研究放射治疗技术,从诊断成像到放射治疗等,均属其专业知识的涵盖范围。尽管他们大部分时间不需要接触病人,但他们在医疗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为病人设计及执行癌症治疗计划时,医学物理学家负责制定治疗方案,计算放射剂量以及测试和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以达到治疗目标。

 

在获得医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后,於医院出任驻院物理学家期间,可开始报考合共三部分的专业试。一般来说,由驻院开始计算,约四至五年可获认正式成为医学物理学家。

 

跨学科专业能力

医学物理学是一门跨越医学、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学科,理大的新课程由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负责,并与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的应用物理学系紧密合作,为有志以此为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跨学科培训。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主任叶社平教授指出:"过去,本地机构没有提供专门的硕士课程,人们对医学物理学家的工作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透过开设这新课程,使更多人了解医学物理学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在该学术范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理大就该课程与香港和海外的医院、医疗保健行业以及医学物理学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兼课程主任蔡璟教授表示:"我们致力扩阔学生在医疗科学及科技发展方面的视野,在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余,亦会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

 

该理大课程符合医学物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标准。自费课程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模式,全日制通常需要一年完成,而非全日制则需要两年半。该课程的申请人须具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学、工程学、数学、放射治疗、自然科学或医疗科技的学士学位。2020/21年度的首届课程共有26名学生入读,当中七成拥有物理或工程相关学士学位,两成则於本科主修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