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肖明教授


  • 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工程學士(1982)
  • 新南威爾士大學紡織物理博士(1987)
  • 1994年加入理大出任紡織及服裝學系講師
  • 紡織科技講座教授(2002年起)
  • 紡織及服裝學系系主任(2003–2011)
  • 智能可穿戴研究中心總監(2018年起)
  • 國際紡織學會世界會長(2007-2010)

理大紡織工程專家、吳文政及王月娥紡織科技教授兼智能可穿戴研究中心總監陶肖明教授,近日獲中國工程院頒授第13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陶教授說﹕「獲此國家級的獎項,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業界的緊密夥伴,定當繼續充分發揮我們在研發方面的實力,利用前沿科技,專注研究創新的應用方案。」

 

過去20多年來,陶教授一直致力於智能纖維材料、納米技術、光子纖維和織物、柔性電子和光子設備、智能可洗技術、紗線製造和紡織品複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績斐然,獲獎無數。陶教授至今已發表超過800篇科研文獻,其2001年出版的著作《智慧纖維、織物和服裝》更是該領域首部專著。

 

陶教授在江蘇省揚州市出生和長大,一份父母早年送給她的禮物,讓陶教授從小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小時候已經對事物很好奇,最喜歡拆散和重新組裝時鐘和玩具之類的東西。」陶教授回憶道:「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送了《科學家談二十世紀》這本書給我,令我對科學和技術眼界大開。」

 

陶教授受到父母(左一及二)的熏陶,從小對科技產生濃厚興趣。

陶教授受到父母(左一及二)的薰陶,從小對科技產生濃厚興趣。

從揚州到香港

對科學知識著迷的陶教授最終投身紡織領域。1994年,她移居香港並加入理大,出任紡織及服裝學系講師,並於2003至2011年成為系主任。

 

在陶教授的領導下,紡織及服裝學系成為全球領先的服裝及紡織界高等學院之一。陶教授與業界緊密合作,成功帶領理大團隊獲得逾3.3億港元的撥款,設立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此外,她亦先後創立功能性及智能型紡織品及成衣納米科技中心,以及智能可穿戴研究中心。

 

陶教授的團隊在過去20年共獲得逾1.8億港元角逐撥款,並取得41項國際及國家專利,其中12項已授權予全球多家企業應用。

 

靈感湧現

團隊其中一項傑出的成就,是在紡紗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了「殘餘扭矩」這個困擾業界多年的難題。「殘餘扭矩」是紡紗程序中纖維捻結產生的後果,會影響紗線的柔軟度,令布料不能挺直。

 

多年來,陶教授一直努力尋找解決「殘餘扭矩」的方法。2001年一天晚上,陶教授正與朋友共晉晚餐,她回憶道:「我忽然想起,自己修讀博士學位時看過有關紗線結構的資料,靈機一觸,有了一些新想法,就是增加紗線內的殘餘轉扭和改變轉扭的鬆緊度,我馬上在餐桌上的餐紙巾背面把想法寫下來。」陶教授後來利用紡紗機測試這種製造紗線的新方法,結果生產出來的紗線不但沒有彎曲,而且完全沒有扭結。

 

text

陶教授念念不忘解決殘餘扭矩的問題,有了新想法就馬上寫在餐紙巾上,最終發明了「扭妥」技術。

 

經改良的紡紗方法不僅提高了生產力和布料質量,更可節省能源消耗,而且不會排放任何工業廢料。「扭妥」環錠紡紗技術隨後註冊為商標。時至今日,此技術已取得美國及中國多項專利,並已授權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泰國和澳洲12家紡織品生產商採用,生產價值超過130億港元的紡織和服裝產品。

 

願景、靈感、毅力

陶教授多年來的科研成就,有助香港成為領先國際的紡織科技中心。她表示:「我的研究團隊已衍生了四家科技公司,更喜見世界各地紡織業界採用我們的研究成果,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並製造高功能性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陶教授正專注於兩個研究領域﹕智能紡織品和可穿戴系統在保健方面的應用,以及用於醫療範疇的廣譜抗病原性生物聚合物和紡織品。

 

陶教授回顧自己科研事業,她覺得先驅研究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孤獨。她解釋說:「一些創新意念可能無人理解或支持,但必須忠於自己的科學判斷,並堅持走自己選擇的路。」

 

陶教授寄語有志成為科學家的年輕人,要達成夢想必須具備VIP:願景(Vision)、靈感(Inspiration)和毅力(Persistence)。 「我鼓勵他們遵循自己的願景,並時刻留意身邊的事物,因為靈感可能以任何形式出現。只要有毅力,他們的努力最終會得到回報。」

 

陶教授寄語有志成為科學家的年輕人,要達成夢想必須具備VIP:願景(Vision)、靈感(Inspiration)和毅力(Persis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