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主體,也是學術討論的過程。引言提出問題後,正文處理、分析、論證、解決問題。其間組織是否嚴密、層次是否清晰、論據是否充分、邏輯是否緊湊、照應是否恰當、推展是否流暢,都是說服讀者的關鍵。以下將從兩方面舉例:

 

投影片1

以下論文如何聚焦論題、貫徹主線,分項或分層(分段、分章、分節)進行論述?

 1. 《左傳》禮徵舉隅     

一、緒言

二、「出入三覲」解

三、「前茅慮無」解           

四、「日云莫矣」解

五、「北面重席」

六、「繫五邑」解

七、結語

(許子濱,2007,頁114-141)

投影片1

 2. 興亡閱盡垂垂老,我亦新華夢裏人:袁克權、張伯駒詩作中的家族書寫  

引言

袁克權詩作中的家族書寫                 

    對父親之描構

    與兄弟之酬唱                                 

    發自家之感嘆

張伯駒詩作中的家族書寫         

    對袁世凱的描構

    對袁克文的描構                              

    對袁氏兄弟的描構

結語

(陳煒舜,2019,頁137-169)                           

投影片2

3. 周邦彥詩初探

前言

周邦彥詩的藝術探索

論周邦彥在北宋文壇的地位   

論周邦彥詩體融唐宋                     

(黃坤堯,2005,頁203-228)                    

                           

                                投影片3

4.「開戲師爺」的《戲劇世界》: 二十年代粵劇文化再

引言

簡介《戲劇世界》:背景和內容

「開戲師爺」編印《戲劇世界》:新編劇。新社團。新刊物

「開戲師爺」眼中的「戲劇世界」                        

餘論:《劇潮》雜誌和太平戲院

(容世誠,2017,頁235-254)                                                                                                  

                                            

                                   投影片4 

 投影片1

以下論文如何闡述論點、提出論據、進行論證,以回應論題?

1. 陳果電影的香港主體

       陳果的經驗其實非常脗合著名的後馬克思理論家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有關主體建構與意識形態的理論。阿爾都塞所闡述的主體(subject)建構是一個被動的機制,個人必須通過對意識形態召喚的回應,才能成為有意識的主體(Althusser, 2001 [1971]: 85-126):要成為一個「香港人」,一定有一個自稱為「香港」的意識形態首先召喚你,而通過你對它的回應,你的香港人身份才可以成立。簡單來說,我們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不是自己的決定,而是受到相關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如果我們大膽套用阿爾都塞的理論來看陳果的話,他的「香港電影導演」的身份可能是在《香港製造》以及他之後所製作的電影在國際影展巡迴放映中而確立,當時已經有一個關於香港的論述,電影人通過對它召喚的回應,才能成為一個有意識的香港電影創作主體。

(彭麗君,2010,頁32)

→理論與實踐

 

2. 大字•集聯•酬應—樂常在軒藏聯選

       就行書對聯來說,王羲之(303–361)的行書如《集王聖教序》與《蘭亭序》,向為學書經典,但因字體細小,難以寫聯。清代書家之中,王文治(1730–1802)一生醉心《蘭亭序》,學王最深,已入化境,故即使將王字放大入聯,亦能將意態瀟灑的《蘭亭序》書風,演繹得形神俱妙(圖12)。即是說,以往「疏放妍妙」的「南派」書風,本來只是「長于啟牘」,但在王文治手上,卻成為可用於對聯的經典傳統。綜觀清人的行書對聯,延續二王脈絡者多不勝數,有遠接襄陽(米芾,1051–1108),有宗尚松雪 (趙孟頫,1254–1322),有步履香光(董其昌),又或融會晉唐,皆能進退裕如,將二王系統的「雅逸」行書化為擘窠大字。至於碑學興盛之後,將北碑的楷體寫成行書入聯,亦見成就,如張裕釗(1823–1894)化方為圓,盡顯剛陽之氣(圖13);又如何紹基(1799–1873)以顏體溶鑄北碑,則極盡凝煉圓融的能事(圖14)。二王的行書正宗, 到清末已非書家的必然選擇,「拘謹拙陋」的北碑,代表著新的審美取向,成為了行書對聯的另一取法之源。

(莫家良,2017,頁219)

→舉例與闡明

 

3.女性小說的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林海音與凌叔華的北京故事

       正是如此,林、凌二人固然同為女性,同樣因為北京的文化特質而擅於體現舊社會、舊式家族中的女性婚戀問題,但家庭背景的異同,畢竟影響到二人對於北京此一城市的文化記憶與想像方式。就凌叔華而言,她的「北京故事」由寫女性婚戀故事為主的小說開始,之後擴及以自己童年生活為藍本的《古韻》。它們奠基於京城世家自幼以來的家庭記憶,體現的是浸染其中的文化陶養。來自台灣的小女孩林海音,卻是要以邊緣的城南為起點,婚後才逐步體認到京派文化,由「城南舊事」,漸次發展至「婚姻的故事」。而由《城南舊事》與《古韻》的對照,不僅可見出二者的歧異,更可據以檢視孩童/女性/京派文學傳統與北京城市文化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古韻》在「文化翻譯」上的另一意義。

(梅家玲,2005,頁401-402)

→比較與對照

 

4. 翻譯與殖民管治: 香港登記署的成立及首任總登記官費

       雖然戴維斯對郭實臘的中文能力稱讚有嘉,但郭實臘在香港政府內的位置卻非常曖昧。他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間,一直與英國外交部關係密切,甚至在香港政府內的文官任用與政務編製表Bluebook內也找不到有關他的資料。他在香港政府「始終是一個局外人,從來沒有成為香港殖民社會的一部份」。郭實臘對於香港市民亦從無好感,直言香港市民「道德敗壞得不能以筆墨形容」。郭實臘的行事作風極為神秘,他的計劃不單只有他一個人知道,而且常常為求達到目的,不惜侵擾市民。因此他雖然有豐富的隨軍出征經驗,但若要從事與香港市民關係緊密的工作則未必適合。對於當時香港政府而言,譯者雖然嚴重缺乏,但翻譯工作不能草率,需要用人唯材。政府判定一名譯者是否適合,除了語文能力外,還有人格以及出身,辦事方法甚至種族,都在考慮之列。

(關詩珮,2012,頁116)

→引用(學者評論、口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