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角度與討論方式(How)
所謂研究,就是「發掘問題並將之解決的過程」,而論文就是把整個過程陳述下來。
選定了研究方向,下一步便是在此方向上尋找「研究的問題」
研究起於問題之發生,而確定及分析問題為何,又為進行研究的優先程序……故要解決問題先須分析問題。 (陳澤普,1997,頁31)
確立「研究問題」是整個研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份。
1. 發掘切入點
要在研究方向發掘出可研究的問題,首先是要找出不同的切入點——如時間、地點、類型、人物…….
例如研究方向:香港樂壇
切入點 |
|
年代 |
70s、80s、90s、經典金曲年代、千禧世代…… |
人物 |
男歌手、女歌手、樂隊、組合、天團…… |
類型 |
流行曲、民歌、情歌、兒歌…… |
來源 |
原創、翻唱、改編……. |
語言 |
粵語、國語、英文…... |
風格 |
搖滾、爵士、饒舌…… |
分工 |
作曲、填詞、編曲…… |
研究問題 |
|
2. 問題確立
確立研究問題時,問題愈具體明確,愈清晰精準愈好,一般是「宜小不宜大」。若是「大題」,必定要「做」,最忌「大題小做」。例如:
-
- 中國人為何重視春節?
- 詩歌與社會變革有何關係?
「春節」、「詩歌」與「社會」等詞,所涉範圍大,上下數千年,不同朝代、不同地區,其中細節,當中能發掘的問題難以勝數,最終只會導致論文研究失焦,不是空空而談,就是點到即止。 |
所以確立研究問題時,要有一個「由大化小,以小見大」的過程,可把問題設成不同層次,由大題目,一步一步的縮小範圍;由很籠統、不夠具體,慢慢逐層次加入更具體的陳述詞句,這樣研究問題就會變得清晰完整,可堪使用。例如:
一 |
二 |
三 |
四 |
貨幣政策 |
貨幣政策對經濟穩定之影響 |
港幣滙率政策對香港經濟之影響 |
1983年港幣與美元掛鈎對香港經濟之影響 |
《史記》研究 |
《史記》語法研究 |
《史記》虛詞研究 |
《史記》「之」字用法研究 |
中國神話學 |
中國古代神話研究 |
中國先秦諸子神話研究 |
《莊子.逍遙遊》神話研究 |
教育 |
特殊教育 |
自閉症兒童特殊教育 |
香港小學對自閉症兒童特殊教育支援研究 |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便可以把大題化為小題:
-
- 中國人為何重視春節—>從「春運」看中國人對春節的重視度
-
- 詩歌與社會變革有何關係—>從初唐詩歌探討唐朝初期女性社會地位的演變
3. 一題一問
研究問題,盡量要做到「一題一問」。例如設定研究方向定為「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中間經過「由大化小」的思濾後,最終便要定下一個研究問題,如:為何秦始皇建立的大統一皇朝,只經二世便亡國?
但要注意,「一題一問」並不是指一次研究、一篇論文只研究一個問題,而是指不論論文研究了多少個其他相關的研究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最終都只是為了解答那個「一問」。
以「為何秦始皇建立的大統一皇朝,只經二世便亡國?」為例,要解答此問題,可能需要同時研究秦朝的制度、皇位繼承、六國遺裔、封建郡縣之爭等相關課題,然後嘗試從這些課題找出答案作為理據,以解答最初設定的問題——速亡原因。
4. 題目修訂
所有研究問題都不可能一蹴而成。最初想到的研究問題一般會較粗疏、欠具體,甚至是一廂情願。
故當構想了第一個研究問題後,仍要繼續翻查相關文獻、資料、數據,然後再三琢磨問題,有時甚至會到研究中期,才能確立最終的研究問題。
5. 題目撰寫
論文題目其實就是用陳述方式,把研究問題寫出來。句式結構一般是在問題陳述句前面加入「探討」、 「分析」 、 「論」等;又或在後面加入「研究」、 「分析」等。例如研究題目定為「同樣強調法治,古代法家思想和現代法治精神是否相同?」那最後寫出來的論文題目可以是:
-
- 論古代法家治國思想和現代法治精神之異同
- 古代法家治國思想和現代法治精神之異同研究
若想把問題再細化,可當試加入子句或詞句,把題目規限在特定時空、事件、規條下,令論述範圍更具體,例如:
-
- 從以法治國(rule of law)與依法治國(rule by law),分析古代法家治國思想和現代社會法治精神之異同
題目用字不用華麗,最重要是把研究的核心問題清晰明確精準地陳述出來,切忌因文害意。例如:
-
- 從纏足看中國古代的女性
此題目涵蓋範圍太大,問題陳述句「中國古代的女性」沒有清楚指出研究的問題。故只能算作是研究方向,不可作題目論。 |
建議改動:從纏足看中國古代女性的社經地位/從纏足看古代社會對女性身體的影響
若想把問題再細化,可再改為:
從明代文人品足文化,(加入子句,規範時空)探討明末士女的纏足風氣
論天足運動(加入歷史事件)背後的文化價值觀